我们的节日:最美人间四月天 雨润金城正清明
原标题:最美人间四月天 雨润金城正清明
农历二月廿三 阳历四月四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月4日,人们将迎来一年中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清明。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传统隆重盛大的春祭节日,属于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
重要“八节”之一、始于“墓祭”之礼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
《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清明节:“寒食节”+“踏青节”
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 浸种耕田莫迟延。”
秦汉时期,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祭奠先人饱览大好春光
清明时节,兰州气候转入平稳,春风和煦,春草盈野,桃红柳绿,节前人们都会去上坟扫墓。20世纪50年代以前,都是由族长率族人祭拜家庙,祭扫祖坟,宰猪献盘,祭后分祭肉。
据甘肃省文史馆馆员、我省知名史志专家邓明介绍:“早年间,城区市民都会提着菜盒子,盛一些韭菜炒鸡蛋之类的小菜,带着些馍馍、水酒、往生钱(烧纸)、香烛,扛个铁锹,到四野荒山,各自坟墓,为坟茔添土,堵塞黄老鼠打的土洞,并在坟头顶用土块压一张往生钱,谓之‘挂纸’,表示后人给先人上过坟了。再拈香,供献菜肴,焚纸,磕头,泼洒酒菜,然后坐坟前野餐,或划拳饮酒。”
“这应为寒食节禁火,只吃冷食的遗俗。”他说:“祭奠先人,踏青赏景,兼而有之。可除一冬郁闷之气,饱纳大好春光的清新之气,精神为之一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倡导清明前后植树造林,兰州市民在南北两山植树,担水背冰灌溉,蔚然成风。这也正与古人清明植树的古俗相合,并发扬光大。”
老兰州清明习俗:“带包”
清代,清明节这天,人们会将兰州府城隍庙的城隍爷木雕像,抬至安定门外龙尾山下厉坛的城隍行宫,兰州知府、皋兰知县等设馔致祭,士民共同祭拜,称为“春祭”。
“此时,外地寓居兰者,会将往生钱装入黄表纸信封内,上写某省某府某县,某某已故亲属之名,装封者姓名,赴厉坛焚烧,谓之‘带包’。”邓明告诉记者:“人们亦可在府城隍庙‘带包’,庙内有两座焚纸大铁炉,即为焚包处所。民国时此风犹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仍有土葬,人们去坟地扫墓,礼仪与昔日差不多。但有东南一带移民,扫墓时大放鞭炮,意在宣示有后人上坟。”
“20世纪60年代以来,提倡火葬,人们去华林山火葬场,奉出至亲的骨灰盒,拈香、献花、焚纸祭奠。”他一边回忆一边说:“各学校、机关、厂矿、部队还会集体去华林山烈士陵园为烈士扫墓,敬献花圈、花篮,缅怀烈士丰功伟绩,激发爱国主义精神,这已成新俗。2008年,国家将清明节确定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强化了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意识。”
策划 安希荣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相关新闻
- 2021-04-02访西固区河口镇张家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晓宗
- 2021-04-02清明节即将来临兰州市各界人士纷纷来到烈士陵园祭扫
- 2021-04-01兰州交警化身“雨警”撑起雨天出行“安全伞”
- 2021-04-01兰州城关区2021年首批公租房申购家庭已办理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