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公益频道 >> 公益影像

风雨八十载 “艾黎”精神在石油学子心中长青

22-07-04 09:15 来源:中国兰州网 编辑:宋芳科

  “双石铺昏暗的窑洞里,诞生了我们的希冀。手脑并用、创造分析,高扬奋进的大旗......”走在兰州城市学院,校园里不时传出悠扬的校歌声,仿佛将时光的界面拉回数十年前。

  7月1日,记者走进兰州城市学院寻找路易·艾黎留在这里的印记。以建设城市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的兰州城市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在校生上万人,设有18个二级学院和路易·艾黎研究中心等24个研究院(所),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学校伟大的奠基人——路易·艾黎更是千千万万学子学习的标杆与榜样。

  走过培黎广场旁边绿树掩映的小巷,路易·艾黎、乔治·何克的雕塑赫然现于眼前,仿佛以独有的方式守护着兰州城市学院的校园。1951年6月,山丹培黎学校由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接管,后转由燃料工业部西北石油管理局管理。1953年,山丹培黎学校迁至兰州,并更名为培黎石油技工学校,1985年改建为培黎石油学校。2003年,培黎石油学校并入兰州师专。2006年,兰州师专升格为兰州城市学院。时序轮转,岁月更迭。穿越历史的风烟,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甘肃省“荣誉公民”——路易·艾黎,与这所光荣的学校血脉相连,走过峥嵘岁月,路易·艾黎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手脑并用、创造分析”教育思想,成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校专门设置钻井工程实验室,学生可以一边实训一边上课,老校长路易·艾黎的校训一直指引着我们的教学实践。”兰州城市学院培黎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程专业教师安会明介绍说,“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校训悬挂在最醒目位置。事实上,山丹培黎工艺学校搬迁成立兰州培黎石油学校后,“手脑并用、创新分析”的教育理念得到很好的传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培黎学子把建设工地当成实训场地,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留下弥足珍贵的青春印迹:兰州七里河黄河大桥就有培黎学子参与实训焊接;兰炼、兰化等重点工程建设中不乏培黎学子的身影。“路易·艾黎老校长在艰苦环境下坚韧不拔、奋力办校,这种精神激励石油学子'能吃苦、能战斗,能忍耐、能奉献',也鼓舞我们石油学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艰苦创业,成就梦想。”兰州城市学院培黎石油工程学院院长杨斌说道。

  一个在中国工作生活了60年的新西兰人,以赤子的情怀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的十大国际友人”之一;一所学校,以“为中国的黎明培养新人”的初心,历经八十载风雨,春华秋实,基业长青,而今愈加茁壮。

  如今,在路易·艾黎精神的感召下,兰州城市学院以入选首批“甘肃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为契机,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工程,积极推进路易·艾黎研究课题征集、申报、遴选和立项,开设“培黎大讲堂”……在更广的层面讲述艾黎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全媒体中心记者郭云莲)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