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公益频道 >> 公益人物

老兵查栋材:战士在哪里受伤 我们就在哪里做手术

23-09-12 23:28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编辑:宋芳科

  原标题:老兵查栋材:战士在哪里受伤 我们就在哪里做手术

  查栋材接受采访

  老兵查栋材

  查栋材和战友在朝鲜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不仅是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的铮铮誓言,更是激励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战歌。

  战场上不断有战士受伤,一个接一个的伤员被抬上战地简易手术台,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29师后勤外科(卫生科)手术队为受伤战士治疗的场景,深深印刻在消毒员查栋材的脑海中。同样让他铭心刻骨、永远不会忘记的,还有作为一名战士为祖国、为人民出征的使命和责任。

  遭遇飞机扫射 一对姐弟先后牺牲

  查栋材所在的部队是志愿军15军29师后勤手术队(外科手术队),共有上百人。入朝后,他看到朝鲜到处是废墟,到处在着火,满目疮痍。入朝后行军去前线,他们走了18天,非常艰难。

  查栋材说:“朝鲜战争是一场立体战,飞机成天在大家头上转,飞得很低,有时贴着地面飞。但我们思想上是有所准备的,打仗就是这样。”

  刚开始,查栋材也有点怕,飞机从头上呼啸而过,看到有人有部队的地方就开始轰炸扫射。“我们行军到第四天时,到了一个火车站旁边。那天晚上,突然来了七八架飞机对车站进行轰炸扫射,当时就有战友受伤,后来就被送回国养伤了。”

  查栋材这辈子最难忘的一件事,就是和他一起入朝的两名战友——廖先淑(姐姐)和廖先富(弟弟)。廖先淑入伍前是四川资中县一所医院的护士,胞弟廖先富入伍前还在中学读书。廖先淑从医院被特招入伍,廖先富看着姐姐参军,也坚决报名参加了第10军第29师第2期卫生培训队,结业后被分在药房当调剂员。1951年3月,姐弟俩随隶属第15军的第29师后勤处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查栋材对廖先淑的印象十分深刻。她个子不高,圆脸,有一双大大的眼睛,聪明伶俐。廖先淑入伍时不满20岁,她背着手术器械包在夜晚行军,和男同志一样渡河,从没掉过队。卫生科的战友都把她当自家姐妹看待,对年仅15岁的廖先富更是照顾有加。不幸的是,在踏入抗美援朝战场的第七天,廖先富遭遇敌机轰炸,牺牲了。

  第七天黎明时分,七八架飞机对着查栋材所在的手术队轰炸了好几个小时。“我们知道当天可能会被空袭,都作了一些准备,躲在猫耳洞里。廖先富和七八个战友躲在一个洞里,但是上面没有用树枝加以隐蔽,后来被敌人的机关炮打中。看到战友在自己身边牺牲,飞机再来轰炸时我也不怕了。”查栋材坚定地说道。

  面对胞弟的牺牲,廖先淑悲痛万分,却也异常坚强。她与战友们在河边坡地上掩埋了弟弟的遗体,擦干眼泪,跟随部队继续行军。

  1953年快停战的时候,廖先淑在河边遭遇飞机轰炸扫射,壮烈牺牲。“本来说好的,等到战争结束,她就去给弟弟扫墓,去看看弟弟,没想到最后两个人都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

  战争打到哪 手术队就走到哪

  “只要有战场,就会有伤员,战争打到哪,手术队就走到哪。战士在哪里受伤,我们就在哪里做手术。”查栋材说,有些战士还没来得及救治就阵亡了,对于受伤的战士,他们就赶紧抬下来进行手术。

  有一次,一名排长的脊梁骨被打断了,创面很大。查栋材记得,这个人很坚强,整个手术过程中,他一声都没吭。还有一位医生,1951年去的朝鲜,1953年的时候,飞机把他的骨盆打坏了,排便出了问题,“给他做手术费了很大劲。”查栋材说。

  “一次,我们给一名伤员进行手术,他的腹部受伤特别厉害,肠子被打成了7段。手术做了好几个小时,我们把他的肠子一点一点接了起来,最后把他治好了。我们手术队尽量往前线靠,争取为受伤的战士早点做手术,让他们能得到及时治疗。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人最多,受伤的人也最多,一天有成百上千的伤员。有的伤员是汽车拉来的,有的是用担架抬来的,这些伤员都需要进行分类,哪些是重伤员,哪些是轻伤员,哪些需要立即手术等等。那个时候根本没有白天夜晚之分,只要有伤员就要处理,有时候24小时都在抢救伤员。”回忆起上甘岭战役,查栋材的眼中充满了悲伤。

  朝鲜战争中,敌人打起了细菌战,从飞机上投放携带细菌的昆虫、老鼠、毒蛇等。有一次,一名战士抓特务时被毒蛇咬伤,正好咬到了脖子上。他捂着脖子来到手术队时,因为毒液蔓延得很快,他快喘不过气了,眼睛肿得都睁不开了。手术队赶紧给他切开伤口清除毒素,毒液扩散到哪里,就切到哪里。手术花了很长时间,幸运的是这名战士最后脱险了。

  搭帐篷建手术台 一人兼数职

  查栋材说,“在战争年代,一个人可能要身兼数职,所有的能力都要具备。我的任务是到一个地方后,找个地方搭好帐篷,再找材料搭建手术台,主要材料就是木板,另外还要消毒。手术期间,医生准备手术,我们消毒员就要做所有的准备工作。医生进行手术时,我们还要掌灯,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消毒用品主要就是酒精,用酒精洗手、泡手,用高压消毒锅对所有的器材、辅料进行消毒。”

  在战场上,有战士胳膊受伤了,首要任务就是对创面进行清理,也是清创术。有的战士肢体受伤,首先是止血,要上止血带,止血一个小时后就要松开,要是血液不流,命也会没了。

  刚开始看到受伤或者牺牲的士兵,查栋材心里还是害怕的,后来接触的伤员多了,也就不怕了。看到牺牲的战友们年轻的面庞,查栋材心里很难过。

  生死边缘 死里逃生

  查栋材刚入朝的时候,从前线下来了一批伤员,但手术器械和手术用品没跟上,所有物资在一辆马车上,掉队了。查栋材和战友就回去寻找。“寻找的路上,美军飞机飞过来把我和战友打散了,我的挎包被打穿,水壶被打出了一个洞,我穿的毛背心也被打了个洞,幸好没打到身上。战友以为我死了,就回去了,没有继续执行任务。我回去以后,他们才知道我后来找到马车把物资拉到前线了。”查栋材说,那次自己真的是命大,要不然肯定牺牲了。

  战友林炳远歼敌140多人

  查栋材始终记得一个人,“我的一个战友现在还活着,叫林炳远,四川南充人,是志愿军29师86团3营9连战士,被记特等功、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1952年11月,林炳远参加上甘岭战役597.9高地争夺战,战斗中曾歼敌140多人。这场战斗9连共打退敌人的17次冲锋,消灭了1000多人。他们连冲上去以后,物资、弹药全部打光了,最后只剩林炳远一个人,但他一直坚守在阵地。最后,他把两个莫洛托夫手榴弹扔到了敌人的队伍中,炸死炸伤了140多人。”查栋材激动地说道。

  人物资料

  查栋材,四川仁德人,1932年生,1950年10月参军,1951年3月25日入朝作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反细菌战,1954年回国;荣获朝鲜人民政府颁赠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功章3枚。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苏晓 李庆 见习记者 毛欢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