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寻龙踪
原标题:博物馆里寻龙踪
镂雕龙纹壁
累丝金龙
绿釉浮雕龙虎纹器物座
龙纹金指甲套
青龙画像砖
凸堆龙纹红陶罐
掐丝焊珠七龙纹金带
甲辰龙年,小伙伴们有没有赶个时髦,给家人送去今年最流行的祝福语——龙行龘龘,前程朤朤,生活 。
这个由三条龙组成的“龘(dá)”字,本是个复杂的罕见字,却在残卷故纸中获得新生,成为这个龙年的“爆款”!
龙,在古人心目中究竟什么样?我们是否能在身边的博物馆里找到答案呢?
A 龙,始于文明社会部族共同崇奉的复合图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不仅被崇奉为能腾云翻海、呼风唤雨、变化莫测的神物,而且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乃至血缘体系的象征。
龙的形象,既神秘又威武,既灵动又壮美,既温和又霸气。它为什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如此尊贵的地位和威望呢?
其实,它是神州大地文明社会始兴期发展形成的一种涵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复合图腾。
从黄帝时代到夏王朝建立的这段时间,我国中原地区经历着各主要部族的大融合,而龙,就是那个时代形成的为各主要部族共同崇奉的复合图腾。
它拥有蛇身、牛头、鹿角、马首、虎足、鹰爪、鳄脊、鱼鳞等多种动物的特征,龙的形象综合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是中华部族文化汇融的结晶。因此,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B 四千年前的“西北第一龙”长什么样?
距今约4000年前的龙长什么样?听说甘肃省博物馆里有条“西北第一龙”,让我们一同走起。
这条龙,是采用凸堆手法雕塑于一件无耳、束颈红陶罐之上,它出土于临夏广河县齐家坪遗址。别看它貌不惊人,和众多同时期出土的陶罐也无二致,但它却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
龙的形象蜿蜒起伏,横陈于陶罐腹部。龙身刻有鲜明的箭矢状鳞纹,一足而三爪趾,头部如蛇。
它曾多次走出国门,赴国外参加文物展。
看见这条龙,你是不是在想,这哪里像龙,和心目中的龙形象分明大相径庭。
其实,龙的形象起源于何种动物,历来众说纷纭。龙,作为一种复合图腾物,其构成因素是多元的,而且有一个由简到繁的渐变过程。
从这条龙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一种较为原始的龙的造型,其体态特征尚可看出,龙最初由蛇形演化而来的踪迹。
就西北地区而言,这条红陶罐上的蛇首一足龙,可谓资格最老龙,所以,大家誉之“西北第一龙”。
C 这条“龙” 古时高奢伴手礼
看罢“西北第一龙”,再去天水市博物馆看七条金碧辉煌、华丽惊艳的“龙”。
史书记载,西汉孝文帝六年,汉王朝赐予匈奴单于的厚礼中便有一件“黄金犀毗”。这里记载的“黄金犀毗”正是类似于我们今天要找寻的这一古人腰间的时尚单品。
这是一件汉代掐丝焊珠七龙纹金带,同样也是国家一级文物。带扣长10.0厘米,宽6.4厘米,厚1.0厘米,重42.70克。呈圆首方尾的马蹄形,带扣前端开弧形带孔,带孔中间有一纵向凹槽,原装有活动扣舌。
这件带扣以黄金为质,应用多种黄金加工工艺打造而成。整件带扣以金皮捶揲显出七条龙的轮廓。
带扣表面用掐丝焊珠工艺制作纹饰。纹饰由边饰和主纹饰两部分组成。边饰由外及里分三层:第一层是由双股金线扭结形成的绞丝边框;第二层是由单根金线掐折弯曲形成的“几”字型纹;第三层是由单根金丝连接形成的单线内框。在三层边饰组成的边框内装饰七龙纹图案,一条大龙穿梭于行云之中,其余六条小龙围绕于周边。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怀疑自己的眼睛;汉代,难道就有如此令人叫绝的手工工艺吗?这是如何做到的?
所有龙纹,都是先把黄金掐出细细的金丝做出轮廓,然后用颗粒较大的金珠沿中脊金线焊接形成连珠式“龙脊”,再用颗粒较小的“金粟”填充龙身。龙纹之间装饰流线状的云气纹。
这种掐丝焊珠的工艺其实来源于西亚,战国时期从西域传入我国。这件金带扣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工艺技术的交流。
从“西北第一龙”到汉代七龙纹金带,再到如今“龙行龘龘”爆火,龙,被人们越来越多地赋予其新的内涵。作为龙的传人,你是否感到由衷地骄傲呢?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荆雯
- 2024-03-01兰州甘家巷:“新父母课堂”解码“青春期”
- 2024-03-01兰州市各单位部门铲雪保畅——闻雪而动 情暖金城
- 2024-03-01张掖国家湿地公园 雪后银装素裹
- 2024-03-01兰州:“禁毒流动课堂”开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