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公益频道 >> 公益人物

封手拳传承人陈伟礼让传统武术根植于土壤

2024-04-14 08:26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原标题:封手拳传承人陈伟礼让传统武术根植于土壤

  每天清晨,七里河区八里镇崖头村的陈伟礼都会顶着晨曦的微光出发,到离家不远的武馆里打一套封手拳,耍一阵长枪。一套拳法下来,当他收回眼神的凌厉,神情里就有了令人肃然起敬的意味。

  陈伟礼的“标签”

  今年38岁的陈伟礼身上有多个“标签”: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国家武术六段、段位制考评员、国家二级裁判员、南山封手拳第四代传承人。而他最看重的是南山封手拳第四代传承人。

  陈伟礼讲述了封手拳的历史。封手拳源自南少林,清末有一位南方来的师爷在甘肃提督府任职,此人是一位武林高手,他将自己的拳术传给了提督府的更夫。这个外号叫鹞子客的更夫本就是一个武师,他不断融合其他拳术,最终形成了兰州本地拳种——封手拳。后来,封手拳以其独特的演练方法及手法,成为盛行西北的地方拳种。

  兰州南山是一个武术基础深厚的地方,历史上习武风俗盛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八里镇崖头村的陈占魁、魏岭乡沈家岭村的朱占魁、大煤山的张文魁,武功扎实深厚,被人们尊称为“南山三魁”,他们都是封手拳高手。

  武术里的青春

  说起自己练拳的经历,陈伟礼说记不得始于何时,在他看来,会打拳是跟会走会跑一样自然的事。陈伟礼小时候,村里练武蔚然成风,家里的叔伯堂兄也都会拳脚功夫。他自小就跟着爷爷习武,后拜大煤山的钟金池先生为师,系统学习兰州八门拳、封手拳等各种套路,成为传承南山三魁武艺、封手拳、左把大枪的代表性传承人。

  陈伟礼还记得学武时的艰难。拜师学武在当年是一件极其郑重的事,师傅收徒除了看是不是练武的苗子,更看重品德。一层层筛选下来,才能正式开启练武之路。那时候,不能随便玩耍,风雪天气步行归家,以及星夜练拳都不是辛苦事,而最快乐的莫过于学习新拳。封手拳招式极多,变化多样,他沉浸其中,忘我地训练。

  2007年,陈伟礼开始参加各种比赛。2010年以后,“收获”陆续来了。在2010年全国武术比赛中,他荣获封手拳第一名、关刀第二名;2011年峨眉山国际武术节,荣获关刀第二名、封手拳第三名;2014年甘肃省传统武术锦标大赛,荣获封手拳第一名、关刀第二名;2023年河南开封全国武术大赛,荣获封手拳第一名、左把金枪第一名。

  失落的世界

  一边是荣誉,一边是轰然行驶的时代列车。陈伟礼说,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身边练武的人越来越少,连堂兄们都不再打拳了。而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村里的人越来越少,连原来每年春节最热闹的社火,后来也组织不起来了。

  将全部的热爱都给了封手拳,是继续,还是放弃?陈伟礼犯了难,可是想到多年练就的一身武艺将付之东流,这让他放不下了。

  陈伟礼不解的是,武术为什么就没人练了?在陈伟礼看来,武术是国人强身健体的最好方式。他说:“比如封手拳注重以快速、直接的攻击制胜,动作迅猛有力,堪比拳击。身法灵活、扭腰缩胯,对柔韧的要求不亚于舞蹈。”封手拳不仅仅是一种武术拳种,更是一种地方文化,融合了很多兰州地方内容,尤其是封手拳的“展轮”,打起来指尖生风,速度极快,在中国拳术中比较独特,在古代攻击性强,现在则是非常实用的健身强体运动。

  从武馆里“出发”

  “我要把封手拳传承下去”,陈伟礼告诉记者。2021年,经兰州市武协批准,他的尚武堂武馆成立了。为了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支持,后五泉村委会将原来的村委会办公室给了陈伟礼作为武馆。不少家长慕名而来,送孩子来学武。目前,尚武堂里有20多个孩子学习封手拳,其中一部分孩子还在省内武术表演赛中取得名次,受到奖励。

  正是由于根植于内心的热爱,陈伟礼把推广封手拳当成了使命。近几年来,他一直在做武术进校园活动。除了阿干镇、八里镇、魏岭乡的几所乡村小学,他还在市区一些小学教授封手拳。同时,他还在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传统武术进校园系列活动中,展示了封手拳,与学生们一起切磋功夫。所谓“内行看门道”,这些以运动为专业的学生们,从陈师傅的招式里感受到了地方传统武术的魅力。

  让封手拳扎根土壤

  现在,陈伟礼每周都在当地学校以社团、特色课程等多种形式推广武术进校园活动。在记者采访的3月28日下午,他就有两节课,其中一节在魏岭乡晏家洼小学。从山下到山顶的学校,沿盘山乡村路曲折向上,20多分钟的车程。“每周开车只为给晏家洼小学的17个学生上一节课,值得吗?”面对人们的不解,他说,“值得,封手拳是兰州的本土拳种,只有让它根植于土地,它才能恢复生命力。”

  在晏家洼小学,记者看到,山顶的阳光与风里,17个孩子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在陈伟礼的带领下,有模有样地练起来。弓步,出拳,眼神凌厉,撤腿,下蹲,身体下压,此刻的孩子们像一只只努力展翅的雏鹰。

  孩子们的表现让陈伟礼很欣慰,两年的坚持,终于看到了他们的改变,“越来越灵活了!”他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巧灵 彭维国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