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万:做好人,唱好戏 一直把秦腔唱下去
安万:做好人,唱好戏 一直把秦腔唱下去
安万
“像现在我们团的成名曲目《兴汉图》就是我花13年时间改出来的,增加了伴舞、合唱等环节。
秦腔你要是爱上了,就再也逃离不了那个圈圈。
因为唱戏,照顾不到家里,前妻在我儿子两岁时就离婚了。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在会宁办一个秦腔大观园,包括秦腔博物馆、秦腔大剧院、秦腔培训学校,传承好秦腔这一非遗文化。”
这些天来,把秦腔唱成了演唱会的甘肃会宁人安万和他的秦腔剧团火出了圈。
1月2日,结束了在秦腔重镇西安连续 8天的演出,载誉归来的安万在会宁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讲述了他37年的秦腔路和秦腔大合唱背后的故事。
记者:祝贺你和你的团队从西安载誉归来。在西安演出期间两次被叫停,是怎么回事?
安万:说实话,我唱了37年戏,西安的场面是最震撼的。每天早上9点开戏,清晨5点就有人排队。第一天演出时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安保措施没有做到位。演出的地点是西安市中心,周边是马路,当演出的锣鼓敲响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一下子挤在了一起,考虑到安全,不得不停止演出。这对我来说是第一次因为人多而停止演出。增加了安保力量后,我们继续演出,但还是因为人多不得不叫停。
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西安当地政府不支持,我在这里澄清一下,当地政府是非常支持的,从最初的20人的安保,增加到200多人。附近派出所的警察为了安全,也是24小时昼夜执勤,保障演出顺利进行,特别感谢他们。
记者:为什么要去秦腔重镇西安演出?
安万:西安是秦腔的圣地,秦腔界的天花板“两社一院”(易俗社、三意社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都在西安。能在“两社一院”的眼皮底下演戏,是每一位秦腔演员的梦想,对民营院团的演员来说简直就是破天荒。为了这次演出,我们也做了充足的准备,添置了服装,更新了道具,精选了剧本,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
现在看来,我们的目的达到了。在演出期间,好几位秦腔艺术家来到现场和演员交流,对我们的表演表示认可,也提出了指导意见。而且,西安的一些戏迷也在现场指出表演的不足之处,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记者:很多陕西戏迷说,从安万剧团的演出看到了不一样的秦腔,你们是怎么做到创新的。
安万:我从9岁接触秦腔,到13岁跟团演出,37年来一直感觉秦腔不温不火。我觉得,秦腔没落的原因,一个是剧目不多,每个院团演出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几本戏,让观众有了审美疲劳;另一个原因是秦腔和观众的互动性不够。
为了改善这个局面,我就想到了自己办团。为了让年轻观众喜欢,我购买了最先进的音响和灯光,还有干冰机等多种舞美设施。一般剧团乐队10个人左右,我增加到40人,而且增加了笙、军鼓等其他院团没有的乐器。把乐池放在舞台前,让观众都能看得到。另一方面,拍一些面临失传的经典戏。像现在我们团的成名曲目《兴汉图》就是我花13年时间改出来的,增加了伴舞、合唱等环节。
记者:除了这些,秦腔大合唱应该是你们最典型的一个创新,是怎么做到的?
安万:这是我从看歌星演唱会悟到的,歌星演唱会能火的原因是歌迷能和歌星互动,为什么我们唱秦腔的不能和戏迷互动?所以我就在每场演出结束后,专门设计了这个大合唱环节,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
在西安演出期间,好多老人说从来没想到还能这样看戏。去剧院看戏,坐到剧院里永远感受到的是演员高高在上。这个秦腔大合唱,能满足每一个戏迷吼秦腔的愿望,所以戏迷的情绪非常高涨。不管会不会,都会张开口吼几句,是一种内心情绪的释放。我们把大合唱的视频发到网上传播,一些老人的子女会看到,他们发现老人良好的精神状态,也会吸引年轻人喜欢秦腔。
记者:一路走来,遇到过哪些困难?
安万:困难太多,一路辛酸泪。我小时候由于脸部血管瘤的原因,村里的小孩都怕我,没人敢跟我玩,上学永远是坐最后一排,校园排队也是一个人站。所以我上到小学五年级就再也不想去学校了,就想学戏。
但是我爸认为只有上学才有出路,反对我学戏。“你再唱戏,我就没你这个儿子。”对于我爸的这句话,我的回应也很决绝:“你不让我唱戏,我就没有你这个爸。”因为这句话,我和我爸15年没说过话。直到前些年去西安做手术时,我爸才来到西安照顾我,父子关系才得以修复。当时我太年轻,后来我当了爸爸,才体会到我对爸爸说的话伤害有多大。
也是因为唱戏,照顾不到家里,前妻在我儿子两岁时就离婚了。
其实我最对不起的就是我妹妹,当时我办了一个小型剧团,演员工资发不出来。正好邻村一家人想找儿媳妇,妹妹后来答应了这门亲事,我用5400元的礼钱结清了演员的工资。我这个妹妹特别懂事能干,但是婚姻不幸福,生了一儿一女后离婚了。我现在一想起这事,心里就难过。
记者:是什么让你坚持下来的?
安万:我20岁办团失败之后,就把戏箱烧了,给其他剧团唱戏打工,后来也下过煤矿,去过建筑工地。但平时生活中还是爱唱,秦腔你要是爱上了,就再也逃离不了那个圈圈。
2015年之后,因为血管瘤严重不能唱戏,偶然一次机会接触上直播,开始在直播间讲戏,讲秦腔的故事情节,讲演员的表演技巧等等,坚持一个月后发现粉丝越来越多,而且也有收益,所以我就把唱戏从线下舞台搬到了直播间。
有了收益,我就想着传承创新,所以就再次办团,走到了现在。
记者:你现在的收益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安万:主要还是在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158人的团队,成立至今演了近两百场,很多场次都是义演,靠演出收入无法维持生活。所以通过义演扩大宣传,然后直播带货增加收入。我选择货物一般都是土特产,因为我祖辈都是农民,知道农民种的农产品都有质量保证。
记者:谈谈你的收获。
安万:最大的收获就是戏迷。无论在咱们甘肃各地唱戏,还是到宁夏红寺堡、陕西西安演出,几乎场场爆满,有的戏迷开车四五百公里来看戏,而且自发捐款捐物,在西安就有戏迷抬着过年猪肉送给我们。我之前都不知道商会是干啥的,这次在西安,咱们的甘肃商会、白银商会、平凉商会、陇西商会都来慰问我们。回到老家会宁后,县上领导迎接我们,还给我们送来了慰问金,县上的多家企业送来了慰问品,让我很感动。
我也收获了很多贵人,在我最低谷的时候,一位甘谷的刘总给我5万元,帮我渡过难关。
记者:在人才培养、技艺传承方面有哪些打算?
安万:我们行内有一句话,“办团的多,唱戏的少,新团办起来马上倒。”说的就是办团的现状,我现在团队有158人,实行年薪制。年薪最高的15万元,实习跟班的年薪也要4万,每年放一个月假,放假期间也是全额工资。
我经常说“做好人、唱好戏”,所以招募演员最注重的是人品,我会通过一个月时间的相处,了解一个演员的品行,再决定录用不录用。演艺水平低可以提高,人品不行坚决不录用。
今年有大学生来剧团实习,实习期间,我也是每天给他们发200元的工资,让他们有上台表演的机会,感受到学有所用。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在会宁办一个秦腔大观园,包括秦腔博物馆、秦腔大剧院、秦腔培训学校,传承好秦腔这一非遗文化。
文/图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张鹏翔 记者 赵相龙
- 2025-01-06兰州市城关区94对新人元旦“甜蜜”领证
- 2025-01-06兰州:欢度元旦 喜迎新年
- 2025-01-06阅读点亮生活 书香浸润金城“书香兰州”建设推动全民阅读走深走实
- 2025-01-06榆中县青城古镇举办“喜迎新春 留住乡愁”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