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环县冬日晒丰收
原标题:庆阳环县冬日晒丰收
毛大爷和老伴及孙子在剥玉米
院内露天“金色粮仓”
寒冬时节,走进庆阳环县各个村落,一处处宽敞的农家院落已然变成了玉米的“战场”。秋天喜获丰收的玉米,被装进圆柱形加厚塑料网笼里,码放在自家房前屋后空地上。一排排金灿灿的玉米笼,成为小村寒冬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个个露天的“金色粮仓”,在阳光下诉说着春华秋实,也满载着农户无尽的丰收喜悦。
隆冬时节 “金色粮仓”满院喜
近日,记者下乡采访时,在该县芦家湾乡王庄村毛西掌组毛双忠大爷家看到了温馨的一幕。他家秋天收获的玉米,剥皮后装了满满40笼,在阳光下闪耀着丰收的光芒。
沐浴着冬日暖阳,74岁的毛双忠大爷和老伴、孙子、孙女一起其乐融融坐在场院里剥玉米。只见他坐在小木凳上,老伴随意蹲在一旁,两人拿着剥玉米器,手法娴熟地手工剥着玉米,速度虽比不上机器,却剥的细致认真。两个小朋友也不甘示弱,加入到剥玉米行列,动作虽然生疏,神情中却透着专注。在四人的协同劳作下,玉米粒如雨点般纷纷落下,不一会儿,眼前就堆起了一座小“金山”,不时发出的欢声笑语为寒冬增添了些许温暖。
毛大爷家今年种了50亩玉米,预计收入6.5万元。“今年我们这儿雨水好,玉米长势好,加上选用了新品种后,玉米棒个大、均匀,收成还不错。”他指着眼前一排排玉米笼说,这些正在自然风干的玉米,等来年开春价格合适后就全部脱粒出售。“用这种网笼存储玉米占地小,晾晒方便,而且透气透光,干得快,不会霉变,尤其是雨雪天也方便遮盖。”
换茬杂粮 助农提高经济效益
毛大爷今年还种植了20亩荞麦、80亩苦荞,整体算下来,产量最好的还是玉米。“种子和肥料是最关键的。”毛大爷说,“经过不断实践和摸索,我和儿子在玉米种植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经验,明年打算继续在选种和肥料上多花心思,进一步增加产量。”
芦家湾乡地处环县西北部,境内地表水源丰富,蒲河水贯穿南北,掌面梁坝遍布,水田相连,生态环境良好,素有“环县小江南”之称。年降雨量充足,早晚温差大,无霜期长,非常适宜各类小杂粮生长。近几年,芦家湾乡王庄村根据产业体系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引导群众优化种植结构,进一步发展壮大玉米产业,由于玉米产量高,村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逐年增高。王庄村党支部书记马鸿璞告诉记者,村上256户村民,玉米种植20亩以上的有80户,四五十亩的有20户,今年降雨多,玉米长势良好,颗粒饱满,秸秆粗壮,平均亩产500公斤。王庄村也是养羊大村,村上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羊,收入70%来自羊产业,玉米的规模化种植为羊只饲草料提供了有力保障。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近年来,环县围绕“稳面积、增产量、提质量”目标,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每年春种时成立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选优良品种,按时发放地膜。同时在玉米生长期进行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指导,这些措施的实施让玉米产量逐年攀升。2024年,全县93万亩玉米喜获丰收,玉米的品质和产量都远超预期。秋收后,相关部门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农户科学储存,防止出现霉变等情况,确保玉米品质不受影响。同时,积极搭建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帮助种植户将丰收成果顺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
通讯员 郭海霞 张文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建荣 文/图
- 2025-01-15兰州市数据局和市大数据中心赴帮扶村送温暖献爱心
- 2025-01-15兰州车站:创新服务让419.21万旅客回家路更有温度
- 2025-01-06兰州新区:解决漏水烦心事180户居民送来锦旗
- 2025-01-06兰州新区首个爱心献血屋启用上午成功献血51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