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李军、马努海:拯救生命的义务搜救员
原标题:摆渡人李军、马努海:拯救生命的义务搜救员
马努海唱着花儿划筏子
冬日的兰州冷风刺骨,凛冽寒风拂过黄河岸边。游人如织的黄河母亲码头边,有人在河滩漫步,有人乘坐快艇、羊皮筏子感受非遗文化。
多年来,在这里做着摆渡游人工作的李军和马努海,还有着义务搜救员的身份。若有市民不慎落水,或者河心岛上有人被困,他们第一时间就会转换身份,成为守护黄河安澜、守护生命安全的人!
李军:
“这几年还能干动,再干几年再说”
初见李军,他的脸上总是笑意盈盈,今年52岁的他是兰州本地人,由于从小住在黄河边,他深谙水性。20年前,李军作为兰州宏达旅游公司的一名员工,在黄河母亲码头工作。后来,兰州市地方海事局搜救站点设在黄河母亲码头,李军成了一名义务搜救员,一年365天24小时随时待命。每当接到搜救指令,他都会放下手边正在做的事,驾驶快艇去河里搜救。他家住在码头对岸的黄河北,有天在家中吃饭时突然接到电话,他立刻放下碗筷驾驶快艇出任务搜救,等到再返回家中时,饭菜早已没了热气。
1月20日下午,一名年轻女子落入水中。接到通知后,位于黄河母亲码头的兰州市地方海事局搜救救助站点义务搜救员们紧急出动,驾驶快艇前往水面搜寻。不久,李军和同事们将落水女子救了上来。记者在视频中看到,李军和同事们搀扶着女子缓步从河滩向岸上走去……
每年365天,李军基本都在船舶上度过。2023年4月,李军收到了一本荣誉证书。他被城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评为“城关区2022年度身边好人”。对于义务救人,李军觉得,能尽自己全力去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是神圣的使命。“我今年52岁了,这几年还能干动呢,干到干不动再说。”李军笑着说。
马努海:
“站好义务搜救员这班岗直到退休”
在黄河母亲码头,总能看见一位身材并不高大但坚实有力的身躯,常常扛着羊皮筏子,穿梭在河岸边,他就是兰州市地方海事局搜救救助站点的义务搜救员马努海。今年56岁的他不善言辞,但唱起民歌花儿却自信满满。“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每当有游客乘坐他划的羊皮筏子,总是能听到他随心而唱的几句花儿。
马努海16岁就从老家临洮来到兰州,至今已40年。起初,他在牛肉面馆打工,后来跟着码头上的师傅学起了划筏子,再加上原本就会水,跟着师傅学习了水上救援后,水上义务搜救员的工作一干就是37年。随着近几年兰州旅游的火爆出圈,每个码头上的搜救员都承担起了平安时送欢乐,紧迫时保平安的工作。
中山桥、黄河母亲是本地市民和外地来兰游客较集中的地方,夏季的汛期、冬季的石堆浅滩不分时节,安全问题都不应该忽视。马努海说,每年救起的落水人员有30多个,有落水的或者是被困在河滩上的,还有(没有生命迹象)的。“平常我们就划筏子或者开船,只要110给我们来电话,我们及时配合出警搜救,不管哪个地方,只要打电话就去。或者是这附近的人有呼救声,我们也救。”马努海说。
2025年10月,马努海即将退休。这份义务搜救员的工作他干了大半辈子,家人也都很支持。“这是你自己的责任吧,只要听到了尽快地跑就行了,只要碰到了义务去救就行了。”他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晓婧 文/图
- 2025-01-23甘肃助力西藏定日:市政西北院驰援灾区震后建筑应急评估
- 2025-01-23当金山隧道里的“光”
- 2025-01-23共青团兰州市委举办关爱特殊家庭困境青少年新春慰问活动
- 2025-01-17临夏州积石山县:春联送进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