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才成:天祝唐卡的传承与坚守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
在甘肃的广袤大地上,古老的非遗文化如同璀璨星辰,闪耀着历史的光芒,诉说着岁月的悠长。
天祝唐卡,这门古老而神秘的艺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土地上,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而在这门艺术的背后,有一位默默耕耘的传承者,他用画笔勾勒出文化的轮廓,用坚守诠释着传承的意义,他就是天祝唐卡省级传承人——马才成。
在天祝县的草原深处,藏式建筑与雪山相映成趣,而马才成的工作室就藏在这片宁静之中。走进工作室,一幅幅精美的唐卡作品映入眼帘,每一笔每一画都凝聚着画师的心血与情感。马才成站在一幅未完成的唐卡前,神情专注,手中的画笔在画布上轻轻舞动,仿佛在与时间对话。
马才成,1979年生,藏族,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人,天祝县民族中学唐卡教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天祝唐卡省级传承人、“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陇原工匠”获得者、“马才成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天祝县唐卡画院创办人之一和名誉院长。

在从事唐卡艺术创作和天祝唐卡非遗传承的30多年时间里,他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对唐卡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在3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的作品曾先后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十余次,市厅级奖励二十余次,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对传承的坚定信念。
马才成的童年,是在天堂寺的钟声中度过的,他的家就在天堂寺附近,小时候,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在寺里游玩。那些色彩斑斓、庄严慈祥的佛像和壁画,让他着了迷。
“小时候,我常常拿着纸笔临摹那些壁画,那时候就觉得特别有意思。”马才成回忆说,“从那时起,我就和唐卡结下了不解之缘。”
八岁那年,马才成开始学习藏文和藏族传统绘画。十三岁时,他拜华锐著名唐卡老画师罗藏丹巴为启蒙老师,十六岁又前往青海,向藏族传统绘画大师夏吾才让学习唐卡技艺。夏吾才让老师曾跟随国画大师张大千到敦煌作画,他的言传身教,让马才成受益匪浅。
“我的老师告诉我,一定要把唐卡传承下去,他的话我一直记在心里。”马才成说。

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马才成不仅继承了传统唐卡的精髓,还大胆借鉴国画、素描技法和汉地绘画特点,汲取工笔、写实等画法,将当地河西走廊一带流行的水陆画相互融合,被学术界称之为“三水风格”(也称“华锐风格”)融入天祝唐卡绘画中,使唐卡创作不局限于佛教神化人物,而是更多关注历史和现实,使天祝唐卡艺术风格创作呈现出多样化、交融化的特点,形成了细腻圆润的绘画风格。“传统唐卡的颜料都是纯天然矿物质,我们用青稞酒来配颜料,这样颜色更鲜艳,也不易掉色。”马才成介绍道,“画好一幅唐卡,需要耐着性子,心浮气躁是做不来的。”
他的代表作品《吉祥天母》荣获第四届甘肃省文化产品博览会金奖,黑金唐卡《释迦牟尼说法图》更是耗时五年创作,使用了1斤黄金,画面细致传神、气势恢宏。马才成说:“每一幅唐卡都在讲述一个故事,我希望通过我的画笔,让更多人了解唐卡背后的文化内涵。”

2004年,马才成调入天祝县民族中学,开设了唐卡绘画班。从最初的5名学生,到如今一个班30多人,他的学生越来越多。“当时很多家长觉得画唐卡没前途,我就联系西北民族大学的老师,把录取文件拿给他们看,让他们放心。”马才成说。
多年来,他不仅在课堂上免费教授学生唐卡技艺,还自费为学生提供书本、颜料等美术用品。他的学生格桑卓玛说:“马老师不仅教我们画画,还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我希望将来能像他一样,把唐卡传承下去。”
如今,天祝县民族中学的“唐卡绘画班”已培育了300多名学生在社会各个行业传播非遗文化,148人考入省内外高等美术院校,9名学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研究生班专修唐卡工艺美术。马才成说:“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唐卡,让这门古老的艺术传承下去。”

为了让天祝唐卡被更多人知晓,马才成自筹资金创办了华锐唐卡博物馆、华锐唐卡画院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2022年,他又在武威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创办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祝唐卡展览馆,馆藏唐卡200多幅,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唐卡数量最多、风格最全的展览馆。
多年来,他多次承办“出彩工程”天祝唐卡艺术公益培训活动,参加国内外各类艺术节和博览会,将天祝唐卡推向国际舞台。2023年,他受邀参加香港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让更多人领略到天祝唐卡的魅力。

马才成还资助了许多家庭困难的学生。藏族学生多吉才让曾因家庭条件限制想放弃学业,马才成不仅资助他完成学业,还帮他申请贫困救助。“马老师就像我的父亲一样,他不仅教我画画,还改变了我的命运。”多吉才让说。
2024年7月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公布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并开展大国工匠培育工作的通知》发布,马才成入选,并于9月9日赴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参加培训。这是对他多年来坚守与创新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发展的期许。

“唐卡艺术创作不仅仅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使命和信仰。”马才成说,“我会继续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唐卡,让天祝唐卡走向世界。”
- 2025-03-18路遇车祸 他救出4名被困人员
- 2025-03-18在毛线上起舞的“织梦人”
- 2025-03-18指尖上的非遗 剪出“人生的光”
- 2025-03-18铁路“娘子军”的“绣花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