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莉玲:二十七载初心如磐 誓将荒漠变绿洲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王彤
在甘肃民勤县这片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的土地上,县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姜莉玲以林为家,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27年来,她与万千治沙人一起,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迎难而上的闯劲,谱写着荒漠变绿洲的生态传奇。
初心如磐:从“沙乡女儿”到共产党员
“让家乡的风沙小一点,绿色多一点,老百姓的日子好一点”,这是姜莉玲入党的初心,也是她1998年从甘肃省林业学校毕业后毅然返乡的信念。在夹河、东坝两乡镇担任技术员期间,她骑着自行车跑遍每个村落,手把手教群众科学栽植。薛万祥、石述柱等治沙前辈的坚守和同事们的无私奉献,坚定了她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
使命在肩:党徽闪耀治沙一线
2003年,姜莉玲光荣入党。她深感责任更重,事事都要走在前、作表率。龙王庙、老虎口、青土湖……每年压沙造林时节,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她的身影。为了巡回指导压沙植树,她有时候一天在沙漠里徒步20多公里,遭遇风沙天气,只能喝凉水啃干馍。27年来,姜莉玲参与完成了“三北”防护林、石羊河流域治理等重大项目,在她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民勤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65.83万亩,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26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由“十一五”末的11.52%提升至18.28%,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县”。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绿富同兴:让“沙窝”变“金窝”
如何让生态成果惠及百姓?姜莉玲结合民勤实际,探索发展“林下经济”,指导村民梭梭嫁接肉苁蓉,建成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沙产业基地4600多亩,年收益超200万元,带动6万亩种植规模,让“治沙”与“致富”双赢。
不论是在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还是在治沙造林的征途上,姜莉玲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19年姜莉玲被国家林草局评为“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2021年被省委授予“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2年8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2022年9月被甘肃省总工会授予“甘肃省五一巾帼奖”,2023年3月被全国妇联授予“2022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24年5月,获评2023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称号。
“只有事事走在前、作表率,才能对得起胸前熠熠生辉的党徽。”这是姜莉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她27年治沙生涯的真实写照。如今,放眼民勤大地,林更绿了,山更青了,天更蓝了。昔日的风沙口变成了绿洲,曾经的荒漠地结出了致富果,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姜莉玲心中那个“让家乡风沙小一点,绿色多一点,百姓日子好一点”的愿望,正在一代代治沙人的接续奋斗中变为现实。
- 2025-07-01兰州两少年、山东高考生为乡村学校捐书传爱
- 2025-07-01从见证者到馈赠者一位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召唤
- 2025-06-30路易·艾黎的山丹岁月:教育情怀传承不息
- 2025-06-30母亲河畔“服侍”古梨园的“天把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