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绿美”建设成效显著
原标题:兰州“绿美”建设成效显著

黄河绿带
8月30日,记者从兰州市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兰州市大力实施“绿满陇原”行动,扎实推进“绿美兰州”建设,持续深化林长制引领作用,优化城市生态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公园绿化建设与精细管护协同发展,为建设更高品质的“绿美兰州”注入绿色动能。
在机制创新层面,兰州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纳入林长制统筹规划,推动 “林园一体” 全域增绿。利用城市边角地、废弃地等,加快口袋公园、小微绿地建设,全市城市绿地面积达8744.34公顷,绿地率40.76%,绿化覆盖率42.09%,4处口袋公园建设纳入城市更新行动方案。“十四五”以来,全市新增改造城市绿地389.1公顷,新建改建小游园、口袋公园56座(含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城市绿地更新栽植行道树等大乔木1.91万株,小乔木、彩叶树和花灌木7.72万株,各类小灌木214.28万株,草坪花卉33.41万平方米。同时,市级财政专项投入5300万元,高效支持各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精细管护是提升城市绿化服务品质的关键。兰州已完成城市公园资源普查并编制《兰州市城市公园名录》,明确面积、功能、管护主体等信息。全市共有城市公园198座,其中,综合公园14座,社区公园6座,专类公园11座,小游园167座,另有乡村公园180座,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12平方米,公园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5.6%。开展“绿线守护行动”,对城市公园绿线界桩、公示牌进行“三查三改”(查位置准确性、查内容完整性、查破损情况),实行城市园林绿化闭环管理模式,4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从办公室走向绿地广场、公园小区,常态化检查指导绿地精细化管护。树立“全时段、全空间、全参与”理念,动态调整开闭园时间,力争“早开园、晚闭园”,延长服务周期。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吸纳社区代表参与公园管理,联动公益机构组织文化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园共建共治,两年来,共反馈枯枝死树、绿地斑秃、病虫害防治、服务设施损坏、绿地环境卫生等问题3297件,逐一督促整改,结案率达到91.54%。做好城市公园绿地日常保洁,日产日清,规范管理养护,打造“一园一品”特色景观。
古树名木保护为城市留住绿色记忆。兰州对现存的 16871 株古树名木实行 “一树一策” 精细化管理。其中单株古树名木482株,古树群5处共16389株,分布在28个乡镇(76个村)、29个街道(44个社区),隶属18科24属29种。编制发布了《兰州市古树名木巡查实施方案》,完善全市古树名木管理举措,在省内率先建立了古树名木分级保护巡查制度。自2020年以来,采取支撑、清腐、病虫害治理等措施,复壮抢救古树名木66株,颁布地方标准《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标准》(DB62/T3209-2021),并建立专家库。通过“法院监督+行政履职+公众参与”保护闭环模式,实现了“单株全挂牌、群组全监测、数据全入库”精细化管理,让每一株古树名木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得到充分彰显,为城市留住更多绿色记忆。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谭安丽 文/图
- 2025-09-01黄土凝魂 匠心守艺:七旬老人张云中与甘谷脊兽的半世情缘
- 2025-09-01黎彦利:新时代青年应以“国之大者”为坐标锚定职业航向
- 2025-08-26千里送医 情暖陇原——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驻甘专家蔡清清教授
- 2025-08-25市民李祥激流勇救落水男童 视频在短视频平台热传获无数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