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公益频道 >> 公益人物

“00后”女生用画笔为兰州街道注入青春活力

2025-11-24 14:23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原标题:“00后”女生用画笔为兰州街道注入青春活力

  杨鑫和杨水艺

  杨鑫和她的墙绘作品

  最近,走在兰州的街头巷尾,不难发现一面面原本朴素的墙体悄悄焕新——色彩鲜活的墙绘作品错落分布,成了亮眼的风景线。这些生动笔触的背后,是一群“00后”正用画笔为兰州的街道注入青春活力。

  “墙面创作的难度远超纸张,这么大的面积,打形就得靠辅助的一些符号反复校准。但每当看到空白墙面变成生动作品,那种成就感无可替代。”在兰州老街,记者看到一名女孩穿着一条满是油彩的牛仔裤,拿着画笔陷入沉思。她就是2003年出生的杨鑫。刚刚大学毕业4个月的她,已从青涩的毕业生蜕变为专业墙绘创业者,用画笔在城市墙面书写青春理想。

  一颗栗子的缘分

  杨鑫与合伙人杨水艺因工作结缘,两人曾共同承接墙绘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4个月前,怀揣着对绘画的热爱,刚毕业的杨鑫与志同道合的杨水艺携手创办了“一颗栗子墙绘工作室”——名字源于杨水艺对栗子的喜爱,也寄托着“小巧却蕴含无限能量”的美好寓意。团队成员均为年轻人,除了两位主理人,还有4名年龄相仿的画师。大家因志同道合走到一起,组成了这个充满活力的创作团队。

  作为动画专业毕业生,杨鑫将美术专业功底与创作热情完美结合。“我从小就爱在墙上画画,房间墙壁几乎被我画满。”出于这份对墙面创作的执着,她从大一便开始涉足墙绘行业,毕业后毅然放弃传统就业方向,开启创业之路。合伙人杨水艺与杨鑫互补,共同支撑起工作室的运营。

  4个月完成近20个项目

  工作室业务涵盖墙绘与浮雕,从墙面处理到设计创作,再到最后刷涂罩面漆防雨防晒,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墙面质量参差不齐,我们会先批腻子、刷底漆,确保创作基础;打形时用辅助符号定位,通过专业软件校准比例,保证作品整体协调。”杨鑫介绍,浮雕作品工序更为复杂,从设计图纸、搭建骨架到刮腻子塑形,最短工期也需三四天,团队常常从早上9点忙碌到深夜,甚至凌晨2点才收工。

  成立4个月来,工作室已完成近20个项目,遍布兰州多地。兰州老街3D立体国风主题墙绘、什川农业采摘园的卡通主题墙绘、兰州科技产业园区迎客松浮雕、崖川近300平方米的文旅项目创作、五一山公园浮雕色彩升级、盐场路正林瓜子厂外墙、新区牛肉面馆等诸多作品,都出自这个年轻团队之手。其中,什川农业采摘园项目作为研学基地配套工程,团队完全按照甲方需求,将水果蔬菜设计成卡通形象,既符合研学定位,又充满童趣,成为当地一大亮点。

  用热爱书写创业故事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此前承接公交建相关大型项目时,10米的高度需要租赁专业设备,每天租金高达1000元,成本成为巨大挑战。此外,高空作业的风险、不同墙面的复杂状况,都让创作充满考验。更让杨鑫困扰的是家人最初的不理解,父母希望她考公、考教资,寻求安稳工作,而非从事“不稳定又辛苦”的墙绘行业。直到杨鑫带父母参观崖川的打卡作品,家人的态度才逐渐改观。

  面对困难,该团队始终保持乐观。“大家都是朋友,有钱一起挣,人手不够时互相搭把手,再难的项目也能扛过去。”杨鑫说,虽然毕业创业时间不长,但她坚信,靠自己的双手做喜欢的事,再辛苦也值得。谈及未来,杨鑫充满期待:“我们计划把工作室做大,不仅做墙绘和浮雕,还希望涉足更多美术相关领域,打造综合性的美术创作平台。”

  从给别人打工到自主创业,从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专业创作者,这几位“00后”用坚持与热爱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创业故事。在兰州的街头巷尾,那些色彩斑斓的墙绘作品,不仅装点着城市风景,更见证着一群年轻人追逐梦想的勇气与力量。

  本报首席记者 苏晓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