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公益频道 >> 公益影像

一年走出两位“中国好人”庆阳庄子峁的振兴答卷不一般

2025-11-26 08:11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原标题:一年走出两位“中国好人”庆阳庄子峁的振兴答卷不一般

  许改燕正在剥玉米

  山连着山,峁接着峁。在黄土高原深处,庆阳市环县洪德镇耿塬畔村的庄子峁,是一个仅有22户103口人的自然村,距县城近30公里,曾是名不见经传的穷乡僻壤。如今这里生活盈余、精神富足,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接连走出两位“中国好人”——带领全村筑梦乡村振兴的杨清艳和十七年如一日撑起多难之家的许改燕。这个小山峁何以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其背后的精神密码,藏在高天厚土的滋养、政策东风的加持与文明风尚的浸润之中。

  密码一

  高天厚土育文明

  农耕沃土出好人

  初冬的庄子峁,干冽的风裹挟着黄土的质朴扑面而来。生态农庄里,家家户户直播带货火热,羊肉臊子、手工酱油、石碾辣子等特产一批批“飞”出大山。这一切的改变,离不开“中国好人”杨清艳的慧眼与付出。

  环县北部土层厚达两三百米,独特的自然禀赋孕育了优质农产品。这里盛产地椒、麻黄等中药材,紫花苜蓿蛋白含量高达18.8%,苦咸水富含硫化钠和氯化钠,共同造就了环县羊肉嫩而不膻、营养丰富的特质。作为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庆阳的糜子、谷子、荞麦等小杂粮久负盛名,环县更有“中国小杂粮之乡”的美誉。

  杨清艳倾尽家财,带领村民开办农家饭庄、酿造糜子黄酒、开播售卖黄米醋,建成石磨面粉作坊、散养鸡基地和无公害蔬菜园。庄子峁名气渐长、人气兴旺,成为庆阳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缘起地和示范点,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因贡献突出,杨清艳当选耿塬畔村村委会副主任,并入选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类名单。

  庄子峁的文明之花不止一朵。十七年如一日守护多难之家的许改燕,在杨清艳的感染下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她一边悉心照料瘫痪的公公、不能自理的婆婆、脑瘫的女儿和患肾结石的丈夫,一边种地养羊,给生态农庄供货、参与村庄建设,不仅还清了欠款,日子也越过越红火。高天厚土长出了地道特产,更孕育出杨清艳、许改燕这样的好人,农耕文明的韧劲与厚道基因,流淌在她们的血脉之中。

  密码二

  政策东风助发展

  同心聚力促善治

  庄子峁曾受困于西部干旱地区的产业单一与农业脆弱,农民增收举步维艰。乘着庆阳市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和环境整治的契机,杨清艳与村组干部带头从改善农庄环境卫生入手,说服村民改建猪舍、挪移厕所。

  针对邻里矛盾时有发生的问题,杨清艳组建“村花团队”,既宣传推介农产品,又通过集体活动促进邻里和谐。群众抱团后,产业发展迎来转机。庆阳市网络统战工作顺势而为,将杨清艳确定为“村村播”新农人培育工程带头人,她进一步推动“村村播”升级为“户户播”。

  交通部门改善通行条件,文旅部门组织“村晚”、研学活动并倾斜培训资源,一系列政策红利让庄子峁成为全市样板。杨清艳成了农文旅融合的代言人,前来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村民人均收入从五年前的不足6000元跃升至如今的逾2.1万元。

  生活改善后,村民的文明觉悟也同步提升。许改燕的农产品摆进了“积分超市”,杨志熙义务担任村庄“管家”,杨志太无偿提供7亩土地建设绿色采摘园,杨满新让出打谷场打造儿童游乐园。在杨清艳倡议下,每月16日被定为公益日,全村老少齐动员打扫卫生,形成了比整洁、比文明的良好氛围。

  对于许改燕这样的困难家庭,政府的帮扶从未缺席。医疗救助、产业补贴、残疾人补贴、低保等政策,为她撑起了一片天。“政府帮是情分,自己干是本分”,在政策支持与乡亲鼓舞下,许改燕的小家如同庄子峁一样,在逆境中实现了蜕变。政策的力量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也为孝老爱亲、坚韧不拔的美德提供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密码三

  文明浸润树新风

  榜样引领共前行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庄子峁“双好人”的涌现,离不开庆阳市和环县深厚的文明建设积淀。近年来,庆阳市大力开展“书香庆阳”建设和“榜样带动·典型引领”选树行动,在各类评选中突出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先后有8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4人获评“中国好人”,16人获全省道德模范称号,123人成为“甘肃好人”,46个集体荣获国家级文明村镇等称号。仅今年,全市就有15个集体获得国家级文明称号,占历届总和的一半。

  环县以“善美环州”道德品牌建设为抓手,让学好人、做好人、帮好人成为社会风尚。杨清艳与许改燕,正是这场文明实践中的生动缩影。

  面对巨额债务和丈夫重病的双重打击,杨清艳自称“打不死的小强”。她带领村民将闭塞山峁打造成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的“乡村旅游打卡地”,用助人为乐的行动诠释着“大家”情怀。而内秀坚韧的许改燕,十七年来像上紧发条的钟表,换尿布、烧炕、做饭、涂药、按摩,无怨无悔撑起风雨飘摇的家,将孝老爱亲的美德刻进日常。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杨清艳自掏腰包带动乡亲共同发展,她的“干旱山区农文旅整合发展创新”项目获甘肃省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还被村民推举为“庄子峁特别贡献奖”获得者。许改燕则用“政府帮是情分,自己干是本分”的信念激励自己,她的故事被改编成情景剧《温暖》,感动了无数观众,最终入选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类名单。

  先进是可复制的,榜样是相互照亮的。杨清艳说,许改燕的坚韧给了她力量;许改燕则表示,杨清艳不仅给了她生活上的帮助,更给了她坚持下去的阳光。她们一个承载向上的力量,一个彰显向善的风尚,在彼此欣赏中并肩同行,用实际行动擦亮了庆阳人淳朴厚道、勤劳坚韧的精神底色,让崇德向善的时代新风跨越山海、温暖传递。

  本报记者 桑杰才让 通讯员 安志鹏 李文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