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小伙5年匠心坚守在兰州“拌”出精彩人生
原标题:庆阳小伙5年匠心坚守在兰州“拌”出精彩人生

安志文正在给客人切羊杂
在众多美食之中,羊杂以其独特的风味,成为兰州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在兰州市城关区定西南路,一家名为“尕安羊杂”的小店,虽只有30多平方米,装饰朴素简单,却凭借一碗碗飘香四溢的干拌羊杂,在这座美食之都闯出了一片天地,书写着一位单亲爸爸的创业传奇。
他用一碗羊杂书写人生篇章
小店的主人安志文,是一位1988年出生的庆阳镇原县人。2003年,他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毅然走出家乡,踏上了创业之路。初到白银、兰州时,他先后涉足建材、美容美发等多个行业。然而,创业之路布满荆棘,年轻气盛的他不仅未能收获财富,反而负债累累。生活的重击接踵而至,婚姻也在风雨中破碎,让他成为了一名单亲爸爸。那段灰暗的日子里,安志文陷入了人生的低谷,但命运的转机往往藏在生活的细微之处。他对羊杂的喜爱,在困境中萌发了新的希望。经过深思熟虑和多方市场调研考察,安志文下定决心,开启餐饮二次创业,用一碗羊杂重新书写人生。
2021年,“尕安羊杂”正式开业。创业初期,他潜心学习羊杂的制作和加工工艺,反复钻研,不断尝试,最终独创出了独特的料汁配方。从食材的挑选到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他都严格把关,确保食材的新鲜与纯正。清洗、炖煮、调味,每一步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为了练就精湛的刀工,他在练习切肉和羊杂时,多次被刀划伤手指,但他从未退缩。正是这份执着与坚持,让他的技艺日益精湛。
尽管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前两年小店的生意并不如预期般红火。面对困境,安志文没有气馁,而是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口味。他坚信,只要坚持品质,总有一天会得到顾客的认可。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第三年,小店的生意终于迎来了转机。尤其是干拌羊杂,凭借独特的口感和浓郁的风味,迅速征服了顾客们的味蕾,回头客络绎不绝。
回头客就好这口,每天出售200多碗
每天上午,安志文便开始忙碌地准备食材,精心挑选、清洗、处理每一份原料。中午,他和店员们投入到紧张的加工准备工作中。下午4点半,小店准时开门营业,顾客们便陆续前来点餐。店内虽装修简单,但温馨的氛围让人备感亲切。安志文亲自上阵切配羊杂,根据客人口味,在滚烫的羊汤中加入适量调料。店内,一名小伙子热情地招呼客人、端送羊杂,后堂还有两名帮厨专注地加工食材,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原本五六平方米的小店已无法满足需求。安志文果断将店面扩大,并安装了空调,还聘请了3名帮工和学徒。如今,每天下午5点半至7点半,小店迎来客流高峰,店内座无虚席,店外常常排起长队,队伍甚至延伸到门外的马路上。不少顾客点餐后打包带走,将这份美味分享给家人朋友。常常到了凌晨,准备的食材全部售罄,安志文才结束一天的忙碌。“好多回头客就好这一口,每天至少能卖出200多碗。”安志文言语间满是自豪。
把这份特色美食分享给更多人
在采访过程中,店内的热闹场景印证了安志文的话。下午6点,店内客人逐渐增多,长队蜿蜒。居住在五泉山附近的白先生告诉记者:“我是从抖音上看到这家店的,前两天找错了地方,没吃到,今天专门跟着导航找过来,一次性点了干拌羊杂和一个肉头,带回家让家人也尝尝。”而居住在九州的彭先生则是店里的老主顾,他笑着说:“这家羊杂我吃过好几次了,味道正宗,肉煮得烂,特别适合我们中老年人的口味,吃了一次就还想再来。”
将近5年的时光,安志文用一碗碗美味的干拌羊杂,在兰州站稳了脚跟,“拌”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如今,生意稳定的他,心中有着更远大的目标。他希望能将小店做大做强,把这份独特的兰州特色美食分享给更多人。同时,他也渴望能培养出几个优秀的学徒,将这门凝聚着他心血与智慧的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美味,感受美食背后的匠心与坚持。在兰州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上,安志文的故事仍在继续,他将带着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建荣 文/图
- 2025-06-17山丹炒拨拉:千年烽烟里的非遗美味 王金秀以锅铲书写传承新篇
- 2025-06-10闹市隐巷里的“针线人生”28年老裁缝顾玉勤的温度与坚守
- 2025-06-10“95后”吴广林的转身:从异乡漂泊到元古堆村的筑梦人
- 2025-06-10董建新:牢记嘱托,让元古堆村乡亲们日子红火是我最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