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老人贾泰来 一柄长剑舞出“夕阳红”
原标题:78岁老人贾泰来 一柄长剑舞出“夕阳红”

贾泰来舞剑
在先锋路街道兰玻西社区的小广场,每日清晨,整齐脚步声与剑穗簌簌声交织。三十多位老人持剑而舞,随着音乐舒展身姿,领舞的正是78岁的贾泰来老人。这位玻璃厂退休老职工,凭借一柄长剑,驱散退休的失落感,带动邻里组建舞剑队,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绽放别样光彩。
退休后的“落差感”:
从车间能手到“闲人”
“刚退休那阵,每天早上五点半准时醒,醒来就坐床边发呆。” 在小广场,贾泰来轻抚磨亮的太极剑,回忆退休时的状态。退休前,他是兰州玻璃厂设备维修班长,负责几十台机器维护。“那时厂里忙,上班像打仗,车间机器轰鸣,徒弟们围着问,浑身是劲。”
2007年,贾泰来退休。“第一天在家,从客厅到阳台,来回走几十趟。”妻子打趣他像被困笼的猛虎,他明白,内心的空落源于“价值感”消失。“以前同事喊‘贾师傅’,机器坏了等我修,现在没人需要我。”退休首月,他常半夜惊醒,总觉忘了要事,“后来才想起,是忘了上班。”那段时间,他沉默寡言、闭门不出,血压升高,老友邀下棋也不理。
妻子急在心头,拉他去公园散步。“起初我坐在长椅上抽烟,看别人遛弯、打拳,觉得与自己无关。”2013年深秋的一个早晨,转机出现,他在公园见老人练太极剑,“领头老师傅动作舒展,剑光一闪,剑穗划弧,好看极了。”
长剑善舞:
从看热闹到领头人
“您这剑舞得真带劲!”贾泰来跟在练剑队伍后,结束时主动搭话。领头的王建国老师,练剑十年,对他说:“你若感兴趣,明天来试试?”这个邀请,开启了贾泰来与舞剑的缘分。
“头次拿剑,胳膊都抬不直。” 那柄不锈钢太极剑重约一斤,他握得别扭,“人家转身轻盈如燕,我一转差点摔跟头。”王建国告知,太极剑看似轻柔,讲究“以身带剑、剑随身行”,要先练站桩、步法。
自此,贾泰来每天六点准时到公园。冬天,寒风似刀,天未亮就出门,手冻得握不住剑,先搓十分钟;夏天,骄阳似火,地面滚烫,汗水湿透衣衫,多带件T恤更换。“开始跟着视频学,后来王师傅耐心教‘云剑’‘劈剑’要领,说要‘意动形随’,用心感受。”
三个月后,贾泰来剑法像样,身体也有变化。“以前爬三楼气喘,后来拎菜篮上五楼不费劲。”更重要的是,笑容多了,回家跟妻子分享趣事,“有次练‘海底捞月’,剑差点甩出去,大家笑得不行,那种开心退休后从未有过。”
小广场上的“不老军团”:
健康与友谊双丰收
“贾师傅,今天教新动作不?” 早上七点,小广场上,68岁的李桂兰阿姨笑问。她剑穗系着贾泰来送的红绸生日礼物。“李阿姨老伴走得早,以前总闷在家,现在是队里活跃分子,表演都站C位。”贾泰来自豪地说。
队里类似故事不少。66岁的赵大爷因脑梗后遗症走路不稳,儿子不放心,贾泰来每天上门接他练剑,“起初只能站着挥剑,现在能做整套‘三十二式’,上月体检指标正常。”
舞剑队从7人发展到32人,平均年龄66.7岁,最大78岁,最小59岁。大家是社区居民,“不光早上练剑,周末还去黄河边野餐,谁家有事都帮忙。”贾泰来指着合影,照片里老人举剑欢笑,“去年重阳节汇演,‘太极剑组合’拿一等奖,台下掌声雷动,我比年轻时获劳模还激动。”
老有所乐:
在热爱里找到价值
“看这‘白蛇吐芯’,手腕灵活,剑尖精准,做人也如此,灵活且正直。”小广场上,贾泰来为新队员示范,阳光洒在银发上,剑身闪耀着柔和光芒。
社区党委书记赵财珍称赞贾泰来和舞剑队:“以前老年活动室空荡荡,贾师傅组队后,大批老人走出家门,合唱团、书画班也办起来,老年活动丰富了。”社区还配备新音响、剑架,腾出活动室。
“有人问,七十多了折腾啥?” 贾泰来擦着汗,笑容温暖坚定,“人老不怕身体老,就怕心老。舞剑让我健康、快乐,还让我结识好友,这就是‘老有所乐’——在热爱中找价值,日子有滋有味。”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桑杰才让 文/图
- 2025-08-15雁滩交警组织萌娃变身“交通劝导员”
- 2025-08-13兰州榆中:全力救援守护生命 干群同心重建家园
- 2025-08-13从“孤岛”到希望:临夏公路人榆中鏖战三天三夜守护“生命通道”
- 2025-08-12风雨同舟显担当 兰州公益力量在灾区开展救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