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婶娘”魏玉梅:用岁月编织真情大爱
原标题:“最美婶娘”魏玉梅:用岁月编织真情大爱
“最美婶娘”魏玉梅
不是亲妈却胜似亲妈。她含辛茹苦20个春秋却甘之如饴,抚养侄子成人;不是亲儿却胜似亲儿,她对侄子照顾远远超过了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她把滴水汇成河流,她用母爱温暖着大地,就这样,20年如一日,皋兰县九合镇高山村村民魏玉梅用自己单薄的脊梁撑起了这个雪上加霜的家庭,用自己的爱心撑起了一个困难家庭的天地。
23年前,魏玉梅的“大家庭”里,生活井然有序,幸福美满。然而,1997年接连发生在亲人身上的不幸却改变了这一切。当时正值农忙季节,她丈夫的二弟如往常一样,驾驶农用手扶拖拉机去田地里耕种,但外出劳作的他却没有像往日一样安全归来,因为操作不当致使拖拉机翻车,二弟意外去世。一段时间后,二弟的媳妇又因承受不了丧偶之痛,离家出走,音信全无,留下了仅1岁多的小侄子。巨大的打击令魏玉梅一家陷入了阴霾之中,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公婆整天以泪洗面,小侄子的哭声更是让魏玉梅揪心不已。
面对破裂的家庭,她强忍着内心的悲痛,毅然擦干了自己的眼泪,主动站了出来,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毫无怨言地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背起了这个家庭的重任艰难地前行。当时自己的大儿子5岁,小儿子3岁,侄子成了她最小的儿子。
对于生活拮据的农民夫妻来说,赡养公婆和抚养3个孩子的生活压力无比巨大,经济来源只有收入不多的几亩地。虽然日子清苦,但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家庭创伤慢慢愈合,大家的生活又开始渐渐步入正轨。她一个人承担起了照顾老人和侄子的责任,从来没有过一句怨言,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回首往昔,魏玉梅禁不住泛起了泪花。每次侄子和儿子调皮吵架,她总是先批评自己的孩子,要哥哥让着弟弟,平日里对侄子的照顾和用心更是多于自己的两个儿子,以至于自己的儿子常常抱怨她“偏心”。听到自己孩子的抱怨,她心里常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儿——哪有亲娘不疼爱自己孩子的道理!在她心里却早已把自己的侄子当成了自己的儿子。为了能让3个孩子上学,丈夫经常外出务农补贴家用。可微薄的收入哪够这个家庭的开销使用。
慢慢地,孩子们都要离家去更远的地方读书,生活成本也逐年升高,家里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紧巴了。夫妻俩不得不撇下3个孩子外出打起了长工。“我们俩出去打工挣钱,操心孩子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也到了青春叛逆期。因为经常不在身边,学习成绩一再下滑,大儿子还勉强上了几天高中,二儿子初中毕业就辍学了。”无奈之下魏玉梅赶紧做出决定,在皋兰县城租了房子专门供唯一还在上学的“小儿子”读高中。
邻居们对她说:“你自己的娃娃也没考上学,你又何苦这么累的担起照顾侄儿的责任?难道你不要命了?”她总说:“孩子是无辜的,毕竟是我的侄子,是亲人,我不管谁管?因为我们两口子外出打工,把老大老二的教育耽搁下了,我家小儿子的学习再不能耽搁了,而且娃娃只是暂时的学习退步,我就不信,我家的娃没一个考上大学的!”
2015年,“小儿子”如愿考上了天津天狮学院。毕业以后,“小儿子”在兰州一家食品企业销售部上班,有了稳定收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婶娘对自己的爱。他常对别人说:“正是有了婶娘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才能够成长起来,是婶娘改变了他的一生。”
公公婆婆已经年过古稀,腿脚都不利索,大大小小的疾病不断,都需要有专人照顾。她不仅在家里做到孝老爱亲,还在“大家庭”里默默地担起长嫂的责任,帮助老三安心发展事业,自己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
到了农忙时节,她为了照顾好公婆,每天在田地和家之间徒步往返好几趟,无论多累多远,依然坚持。魏玉梅经常说:“日子再难也得过,过一天孩子就大一天,总会有出头的那一天!”就这样,她咬牙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
现在,3个孩子渐渐长大成人。看到3个大小伙一个个长大成人,魏玉梅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记者手记
“孝”源于心,“爱”生于情。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家庭美满幸福、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魏玉梅这样一个身体弱小、相貌平常的极普遍的一个农村妇女,虽然文化不高,但她有孝心,有善心。在平凡的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感动着家人,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个人,默默地传承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美德,赢得了乡里乡亲的点赞。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当代女性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董永前 文/图
相关新闻
- 2021-05-06记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巾帼标兵获得者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杰
- 2021-04-27兰州城市供水集团优秀共产党员贡兰兴和贡全兴
- 2021-04-2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映珍“上抗疫前线,我责无旁贷!”
- 2021-04-20兰州市多名70岁以上老人已成功考取驾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