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罕见的人生充满不罕见的爱
母亲给吕元明喂饭
母亲打开手机,吕元明才能操作手机
照顾吕元明睡觉
惠玲(右)在工作中
今年2月28日是第十六个“国际罕见病日”。罕见病,又称罕见疾病,是指仅在极少数人身上发生的稀罕病症,一般为慢性、严重性疾病,常危及生命。至今,全球已确认的罕见病有六七千种,约占人类总疾病的10%。按此比例,我国各类罕见病患者总数有千万人之多,每10万个人就有一个这样的患者。在红古区海石湾镇炭素厂小区就有这样一个家庭,姐弟俩都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俗称渐冻人,他们从自我怀疑、痛苦封闭到逐渐突破用了38年时间,寻找到了充实、有尊严又充满力量的生活,演绎着“有爱不再罕见,有你不再孤单”的传奇人生。
渐冻人家庭
2月25日,记者来到红古区海石湾镇炭素厂小区,当见到“渐冻人”吕元明时,他正坐在客厅为他专门支起来的一张小床上。他上身穿着一件蓝色的衬衣,下半身用一个毯子盖着,头发油光,显得非常精神。看到有人来,吕元明一直在用自己的眼神邀请并招呼我们。他的头动不了,便用力把眼珠瞥到眼角最边处,随着我们的身影转动,直到我们面对面落座。
“我小时候,不是在病床上,就是在医院。”吕元明回忆说。1984年出生的他,在没有患病前,跟其他孩子一样,能牵着妈妈的手过马路,也可以在家里随意乱跑,自由活动不受任何限制。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身体就出现了异样。有一次妈妈拉着他出门,邻居发现他走路不正常,就像一只鸭子在行走,邻居们的怀疑,引起了妈妈的注意,可是此时的他越来越觉得无力行走。7岁左右,他的脊柱已经开始变形,他很疑惑:“为什么我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可以上学,我却只能歪歪扭扭地坐着?”“为什么每次出门别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为什么爸爸总是在干活,妈妈看着我会悄悄抹眼泪?”……
在后来的日子里,他的病情愈发严重时,姐姐的症状也愈发明显。这对一个普通家庭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五口之家,只有父亲一个人有经济来源。但现实的压力丝毫没有让父母放弃对孩子的爱,发现姐弟俩的病在海石湾无法治疗时,父母开始带着他们到兰州、北京、西安等地求医问药。
奇迹降临
“我们这个特殊的家庭有三个奇迹降临,这是老天的眷顾。”吕元明说,在14岁这一年,父母确定了姐弟俩的病当时根本找不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之后,他们停止了外出就医。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很多人悲观地认为他活不过18岁。
18岁,成为“渐冻人”吕元明生命中第一个奋斗的“门槛”,他不想让自己的生命终止于18岁。看着同龄的很多孩子每天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回家,吕元明异常羡慕,让母亲也给他做了一个书包,虽然不能上学,可是他每天都背着书包。母亲为了满足他的心愿,在书包内装了几本小学课本,他每天按时起床自学,虽然没有学校没有老师,但他学得很认真。
转眼间,吕元明马上要过18岁的生日了,一家人如临大敌。2001年5月28日,吕元明18岁的生日如约而至。睡梦中,吕元明睁开眼睛,眼前是一片白,僵硬的身体限制住了他的行动,他只是不停地眨着眼睛,反复确认自己“是不是还活着”。思考间,他的疑虑被母亲打消了,母亲依旧抱着他洗脸、上厕所、喂饭……他在母亲的帮助下完成起床后的一系列“程序”,“18岁后的每一分每一秒,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奇迹’!”吕元明说。
“也许是老天眷顾,有了这次奇迹后,家里再次发生两个奇迹。”吕元明在讲述他家的故事时,非常激动。吕元明说,他和姐姐都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爱情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望。可是2009年10月的一天,一个叫罗忠木的“病友”在QQ聊天室里问:“谁会在电脑上处理照片,我想给我的照片换一个好背景。”姐姐吕元芳恰好刚学会了修改照片的技术,于是自告奋勇帮忙。就这样,他们认识了。其实,姐夫罗忠木并不是一个渐冻人。他是广西桂林荔浦市人,当时在杭州一家日化生产企业打工,他是群主的朋友,所以被邀请到了这个聊天室。在聊天过程中,他觉得姐姐开朗乐观、善解人意,于是姐夫对姐姐有了爱慕之情。然而,从来不对爱情有过奢望的姐姐,也不相信虚拟世界能带来爱情,于是不断拒绝了姐夫的表白,甚至干脆隐身不见。
但姐夫不打算放弃。2010年2月14日,新年第一天,也是西方的情人节,姐夫突然乘火车抵达兰州,以一个普通朋友的身份来看望姐姐。从此他和姐姐走到了一起,结婚半年多后的2011年底,吕元芳决定要一个孩子。
“外甥已经10岁了,很健康。”吕元明说,对于渐冻人来说,起居生活都不能自理,怀孕生子更是奢望,可没想到的是,姐姐不仅怀孕了,还生了一个健康的宝宝,是亚洲第一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孕妇接受剖宫产顺利诞下婴儿。
涅槃重生
2015年,吕元明圆了看海的梦。他在南方一家媒体的帮助下,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旅游,他和妈妈去了深圳、广州等城市,并在深圳看到了海。“和我想象中的大海一样,很广阔!”平时坐4个小时就会累的他,在海边背上绑着板子坐在轮椅上整整待了一天,“这一天,我很真实地感受到原来梦想的力量真的可以战胜病痛。”吕元明内心膨胀起来。
回到兰州后,他决心改变现状,他开始试着打开自己,用几根并不灵活的手指去触碰更广阔的世界。2016年,他在甘肃省公益慈善总会第一次上台演讲,15分钟的演讲稿,吕元明准备了20多天; 同年,他组建了一支5人足球队,参加了兰州市七里河区5人制足球赛,并进入了8强;2017年,第一次参加兰州马拉松,妈妈推着轮椅带着他“跑”完了5公里的迷你马拉松;2018年,他被兰州新区秦川镇东川小学聘为“爱心大哥哥”校外辅导员,每年六一儿童节他都会带着礼物去看孩子们……至此,无法行动的吕元明已经发生改变,他的内心在燃烧,不断促使自己提高、成长。
注册公益组织,这是吕元明做过最大胆的尝试。“刚开始的想法很简单,我在深圳、广州等城市,都受到了病友和志愿者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就想有一天,如果病友想来兰州,我也能给他们同样的帮助。对于我们来说,想要正常生活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吕元明说。在准备过程中,他发现罕见病这个群体社会关注度并不高,这更加坚定了吕元明要创建公益组织的决心。
“一次出门对于常人而言可能很简单,但对于一个连跨越台阶都困难的罕见病患者来说,却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他说,他不仅要让外界看见罕见病患者,还要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组建公益组织的过程可以称得上“艰辛”。没有资金,他就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呼吁;不知道流程,他就用仅剩的两根可以活动的手指头上网搜集资讯;每次出门,妈妈都要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才能把他推出家门……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4月23日,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吕元明的“陇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注册成功了。“我的公益团队算是从一个草根成为了合法组织。”他说。公益工作一步步进入正轨时,父亲却因病去世了。
直面生活
每年2月28日是国际罕见病日。这一天,吕元明要带着他的爱心志愿团队去看望海石湾其他罕见病患者。每次出门之前,母亲明秀莲都要照顾吕元明起床、上厕所、吃饭。为了免去外出上厕所的麻烦,他常常一整天都不喝水。出门前,吕元明要母亲给他刮了胡子,打了发胶,穿上了皮鞋、衬衫、夹克,在外面还套上了一件印有“陇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字样的红色马甲。母亲明秀莲边给他梳头发边说:“元明现在可爱臭美了,夏天出门还要戴一个蛤蟆镜呢!”穿戴整齐完毕,母亲便会一手扶着他的脖颈,一手托着腰身,深吸一口气,借着惯性快速使力,将自己39岁的儿子抱起,再抱进轮椅,然后调整位置,系上绑带,将两只瘦小的脚放在踏板上,帮助他将两根能动的手指搭在轮椅上……每次,明秀莲会累出一身汗。“元明是我从小抱到大的,其他人不一定能抱动,这都是有‘窍门’的。”她笑着说。吕元明的成长过程几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的陪伴。母亲对他来说,是他的腿、是他的眼,是朋友、是助手,更是面对生活的勇气。
67岁的明秀莲在忙忙碌碌中仿佛感觉不到累,在每个患者家里都是笑容满面地安慰着家属,“从孩子患病至今,我们一家人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现在我想把善意传递给更多的人。”吕元明的心愿在母亲的帮助下一点一滴地实现了。
随着明秀莲年纪越来越大,有一个问题让她不得不面对——等到她走了以后,她的一双儿女该怎么办?2020年,全世界唯一治疗SMA的靶向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中国上市,给吕元明一家带来了希望。但了解到70万元一针的天价后,一家人的心情再度跌回谷底。2021年11月11日,在国家医保目录药品谈判现场,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每针最终降到3.3万元。这个消息,让吕元明一家重新燃起了希望。但对于有两个渐冻症患者的家庭来说,一针3.3万元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女儿刚知道这个消息时就问:‘妈,我和弟弟的病有希望了,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打针啊?’”明秀莲哽咽着说,作为母亲的她只能给儿女们宽慰。
“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个人能奇迹般出现,能把我儿子照顾一下。”明秀莲说,她今年已经67岁了,再过3年就70岁了,身体也大不如前,她希望再次发生奇迹,能有一个人出现,照顾儿子后半生,说着,明秀莲哽咽了……
“我最亏欠的是我的母亲。”吕元明说,为了他和姐姐,母亲操碎了心,看着母亲一天天老去,他却爱莫能助,他的心愿是,能带着年老的母亲出去旅游。
采访结束后,吕元明表示,母亲的大恩他今生可能无法报答了,但他会跟母亲一起传递这并不“罕见”的大爱,只要生命不息,他将永远奔走在公益的路上……
本版文图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桑杰才让 苏晓
- 2023-02-22二月二龙抬头 爱心理发好兆头
- 2023-02-21驰援土耳其的首批9名甘肃蓝天救援队队员平安归来
- 2023-02-20兰州市城管委:全面取缔校门口50米内垃圾堆存点
- 2023-02-17兰州市城关区基层治理开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