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公益频道 >> 公益影像

探访四角坪遗址:千年“地标”重现 解码中国“大一统”

2024-04-03 08:41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 通讯员 石鼓 靳淑敏 罗艳

  赫赫四角坪,泱泱秦文化。

  当数千年后,古朴精美的云纹瓦当、绳纹筒瓦、回纹地砖、空心砖……在礼县四格子山顶被发现时,轰动一时,给人以无尽的自信。

  在考古工作者的接续努力下,一件件四角坪文物,一处严谨规整对称的建筑群遗迹拂去黄土、重见天日,彰显着秦帝国时期的国家意志,见证着国家祭祀变革与中国“大一统”的历史进程,讲述着中国古代统一国家形成初期的风格和气魄。

  礼县四角坪遗址也成功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四角坪在哪里?它因何而建,缘何在此?它是什么样子?它给后人留下什么启示……

  带着更多的疑问,记者走进礼县四角坪遗址,通过一件件考古文物,一个个发掘人的讲述,感知历史与当下与未来的对话。

  沿着修葺整齐的土路,拾级而上,直到山的最高处,一个四方形的平台跃然眼前。

  “这里是礼县四格子山顶,海拔1867米,四角坪遗址就位于此处,距离礼县县城2.5公里,山顶被人为处理为一处大平台,面积约2.8万平方米。“四角坪遗址考古项目成员,礼县博物馆副研究员赵娟娓娓道来。

  赵娟是土生土长的礼县人,四角坪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让她感到无比自豪,而她也与四角坪有着特殊的缘分。

  “2009年我们在调查时发现了这处遗址,采集到一些板瓦、筒瓦、和瓦当等建筑材料。”赵娟说,2012年秦文化考古队再次进行调查,发现了西侧夯土墙,采集到部分砖、瓦等。2019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全面勘探礼县四角坪遗址,发现了大型建筑群。

  沿着外围夯土墙慢慢前行,云纹瓦当、回纹地砖、空心砖、排水构件……在原址有序排列,一眼千年。

  “2020年开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与建筑复原的研究。”赵娟告诉记者。

  正如记者所见,四角坪遗址出土遗物主要以建筑构件为主。“结合秦代度量衡标准器的尺寸,四角坪遗址建筑尺寸,完全符合秦尺的规定,都是整尺整丈的设定,四角坪遗址在营建之初,做了非常严谨的规划。”四角坪遗址考古队领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侯红伟说。

  仔细观察遗址,不论是以大型夯土台为核心的整体布局,还是分布四角的附属建筑,更甚是鹅卵石的铺设,都是中心对称的格局,建筑构件的规格、纹样统一,制式统一。

  建筑格局体现着建造者的思想认知,走进四角坪遗址,仿佛叩开了秦帝国建筑的大门。

  根据出土建筑材料的特征和制作工艺,结合大的历史背景判断,四角坪遗址是秦统一后即秦帝国时期的遗存,是国内目前仅见的秦帝国时期代表国家意志的礼制性建筑群,是从王国到帝国阶段转型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国家祭祀变革与中国“大一统”历史进程的物化载体。

  站在四角坪遗址上,放眼远眺,一面是大堡子山遗址,一面是西山遗址,四角坪地处中心点,三点一线,遥相呼应,架构起礼县秦文化遗址的三大区块。

  四角坪遗址为何在礼县?

  追本溯源,礼县一带商周时称“西垂”,是早期秦文化发祥地,也是秦国最早都邑所在地。20世纪90年代礼县大堡子山因发现秦公墓而闻名天下。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在东巡之前曾在统一全国的次年进行过一次西巡,所到区域为秦的北地郡(今平凉、庆阳地区)与陇西郡(今天水、陇南、定西地区),礼县地属秦陇西郡,在此发现有秦人早期的都邑与先公陵园。”赵娟说。四角坪遗址为秦代大型建筑群落,规模之大、等级之高,极为罕见,推测很可能是为始皇帝西巡准备的祭祀场所。

  “礼县四角坪遗址的发掘,是早期秦文化项目的延续,截至今年,已经进行了20周年,20年来,我们先后对西汉水上流地区、渭河上流地区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并选择重要的秦文化遗址和西戎文化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侯红伟详细介绍了四角坪遗址发掘的背景。

  礼县本是秦人、秦国、秦文化的发祥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开元教授在《从秦始皇到刘邦》一书里说:“秦襄公是第一代秦公,秦国开国之祖,他的宗庙是秦的祖庙,在秦国的历史上有万世永存的特殊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当代秦史研究首席专家王子今先生说:“西垂故地是秦人东向进取的精神原点,是秦整个部族的故乡。”

  “四角坪遗址原来就是当年大秦帝国在秦人崛起之地礼县建造的‘天坛’!”甘肃省秦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赵文博这样定义四角坪。

  一步步前行,在考古文物中感悟文明,每一件文物都是活着的传承。

  在四角坪,在礼县,这份厚重与传承,浓缩成一条记录秦文化的“历史大道”,从王国到帝国,尘封千年,亦难掩其华。

  何为历史?何谓传承?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文物建筑不是历史的绝唱,而应该有时代的回响。

  “作为秦统一全国后建设的大型礼制建筑,四角坪建筑群无疑是国家意志和国家精神的体现,为后世同类型建筑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模板。”赵娟说,四角坪遗址的发现与研究,更丰富了中国古代国家级祭祀建筑发展的脉络,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对研究中国早期国家礼制制度具有重要价值。

  透物见史,透物更见人。

  对于赵娟来说,四角坪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意义更加深远,“决定申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时,我是不自信的,担心选不上。”赵娟说,但成功入选后,藏在血脉里的文化自信与精神被彻底激活。“社会各界、各大媒体全方位地关注报道四角坪,我以参与其中而自豪,更以身为礼县人而自豪。”

  曾经参与了“大堡子山遗址”和“西山遗址”发掘研究的考古学家、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梁云先生说:“礼县境内荒凉的山沟里蕴藏着无与伦比的文化遗产”!

  从秦人盛世到现代文明,秦人锐意进取的精神刻在骨子里,藏在血脉中,为这方土地留下了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历史照进现实启迪未来。古今交融的礼县,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责任感,紧锣密鼓再出发,全力以赴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