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公益频道 >> 公益影像

76岁楼院长朱晓君记录“百姓档案”守护邻里温情

2025-10-20 08:53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原标题:76岁楼院长朱晓君记录“百姓档案”守护邻里温情

  朱晓君走访高龄老人

  长期以来,西固区福利路街道山丹街社区十五中小区的楼院长朱晓君以一腔热忱,当百姓利益诉求的“收纳盒”,精心记录“百姓档案”,翔实了解每户家庭的情况,并实时更新。她深知,在这平凡岗位上,需“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身着红马甲,当好居民贴心人,以实际行动化身网格服务员。

  特殊群体的守护天使

  今年已76岁的朱晓君,是特殊群体的暖心守护天使,更是“百姓档案”的忠诚守护者。翻开她的“百姓档案”,80多岁独居老人曲奶奶的那一页记录得格外详尽:行动不便、子女在外、记不清网络电视操作、需定期采购降压药。有一次楼栋走访前,她特意查阅档案,带着备好的药品和操作指南登门拜访。不仅耐心指导老人使用网络电视,还将社区“党群连心卡”置于老人茶几玻璃下,成为老人随叫随到的家人。每当此时,曲奶奶总会笑着往她手里塞块糖:“你就是我的亲人,太贴心了!”这份温暖陪伴,让老人的晚年生活充满阳光,也使档案上的字迹愈发温馨。

  邻里纠纷的调和剂

  朱晓君是邻里纠纷的智慧调和剂,“百姓档案”则是化解矛盾的“金钥匙”。李女士因楼上幼童跑动噪声苦不堪言,她家孩子正读初中,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多次沟通却效果不佳。朱晓君接到求助后,先翻开“百姓档案”:“4楼住户,有2岁幼童,父母双职工,白天孩子由老人照看。”带着这些信息,她敲响楼上住户的门,并未直接指责,而是先体谅老人带娃的不易,再说明楼下孩子面临升学的学习需求。通过换位思考和沟通,加之对住户情况的精准把握,让楼上居民当即致歉,并承诺会铺上爬行垫、限制孩子跑动范围。矛盾化解后,朱晓君在两家档案页上都做了标注,后续还特意回访两次,确保邻里关系融洽如初。

  安全排查的“先锋官”

  每日清晨,朱晓君总会挎着帆布包、带着“百姓档案”逐单元逐层巡查,消防通道有无杂物堆积、安全出口是否上锁、电梯按钮是否灵敏,每项检查结果都详细记录在档案中。有一次巡查时,她发现楼栋隐蔽处的安全出口被落锁且堆满杂物。她迅速翻看档案,确认该区域属物业重点管理范围,第一时间联系物业人员处理。从问题发现到解决,仅用了两小时。她的细心与及时行动,不仅避免了一场可能的火灾,更让“安全无小事”的理念,通过档案上的一笔一画,深深扎根于每位居民心中。

  朱晓君的“百姓档案”,记录着家长里短,承载着邻里深情。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串联起温暖人心的楼栋传奇,最终使楼栋成为充满烟火气的温馨大家庭。她是楼栋里不可或缺的主心骨,用默默坚守诠释“小岗位亦能彰显大担当”。

  本报记者 滕效宏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