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公益频道 >> 公益人物

这声音 我们一直记着

22-11-09 15:40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宋芳科

  本网记者 何星丑 宋芳科

  与时代同行,与大众为伍。在这个气象万千的新时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透过风云变幻,用镜头记录人间万象、用笔杆报道民生民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实践要求、自身建设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新闻舆论工作的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把我们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我们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與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

  “记者,气质里藏着采访过的人。”

  一支笔,一支话筒,一台摄像机,一个三脚架,一段征程……人间场季,人间的读者,频繁地记着。

  中国甘肃网记者宋芳科工作瞬间

  “没有一个职业能像记者这样让我充满好奇和探索。这个职业会很累,有时还会彷徨,可如果有一个采访放到我眼前,我还是会满心愉悦地出发!”望着窗外的阳光,宋芳科思虑良久,道出了他作为记者,多年来的从业感悟。十三年,从纸媒记者到网媒记者,宋芳科一直认为自己始终只是一个人间的普通读者。

  “普通,是因为采访的事不大,都是烟火人间、凡人常事,甚至是情感纠葛家庭琐事。”不过,宋芳科从内心深处感谢每一位诉说者的信任。他说,普通有普通的温暖,也有人性的善良。

  “把新闻写在大地上”是无数新闻学子一生的宣言。

  中国甘肃网的年轻记者李国鹏说起自己选择做记者的理由,他说:“新闻是有温度的。当我真正去记录一件事,看到一个个动人瞬间,我就为自己能走上这条路而骄傲。当一行行文字,一段段画面,最终成为完整的新闻作品播出时,当这些作品得到大家的认可时,曾经的劳累、疲惫、委屈等种种酸甜苦辣,都变成了当下的快乐和幸福。”

  他说,记者,他们是“地里长出来”的人,时时刻刻开始工作,报道时间缝隙中的点滴。用文字、图片、视频为值得关注的事情打光,为读者呈现事情最真实的面貌。

  他们是目光坚定的人,坚实地守定立场,审视万物,心有温度。

  新闻现场,皆是榜样。可能,一个记者,离采访对象最近的时候,就是努力成为他们的时候。

  中国甘肃网记者程健工作瞬间

  “记者职业的荣光,来自于脱贫攻坚时往来于田间地头粘在脚下的泥土;疫情来袭时同医护人员一道逆行而上留下的记录;举国同庆时书写的伟大盛事;平凡生活中记录的细微而温暖的声音。”中国甘肃网记者程健说,没什么比一个好故事更有分量,为此,从晨光熹微到夜幕降临,从高楼林立到田间地头,从一脸青涩到成熟老练……坚持,是因为他们深信记者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责任担当。

  这是记者的阅历,这是记者的底气。

  随时出发,世界那么大,他替我们先去看一看。那些伟大的瞬间、静默的瞬间、危险的瞬间,他们在笑声泪水中见证,在第一现场接触世界,在新闻背后抚慰人心。

  “疫情伊始,我看到一篇报道:当初武汉感染的第一个外地人士,是去那里采访的一位记者,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注意到这个群体:‘记者’。” 兰州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大二学生赵子涵说起自己对未来的畅想时提起,“高考报志愿时,我填的每个学校的每个专业都是新闻传播学,我想成为和他们一样普通又勇敢的人。”她说,“记者节,现在好像还和我没关系,那我许个愿:我希望以后可以让记者节,真正成为一个自己的节日。”

  记者节,对于记者来说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时刻保持对职业的热爱与对新闻的敏感。在关键时刻,在需要的时候,记者冷静思考与客观报道会带来政府与公众最好的沟通。记者是需要保持热爱的职业,没有热爱就没有工作动力,每一个记者节都保持热爱,去面对职业,面对生活,这就是最好的节日。

  一笔承情,一镜含影,一声记者,一生记着,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