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公益频道 >> 公益人物

张生荣:当好忠茅项目探路者 谋篇布局开好头

2025-11-14 09:29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赵志富 黄龙

  G30连霍高速公路忠和至茅茨段,是兰州交通版图上连接两大国家高速的“咽喉”,也曾因双向四车道的承载瓶颈,成为高峰时段车流拥堵的“痛点”。如今,这条道路的扩容改造工程正加速推进,未来双向八车道的“超级高速”将重塑区域交通格局——而这一切的前期筹备,离不开甘肃公发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忠茅项目团队的精准谋划与技术攻坚。

  “扩容改造不是简单的‘加宽’,而是要在不中断交通的前提下,让新路与旧路无缝衔接、科技与环保同步落地。”谈及项目前期工作,张生荣的话语里满是对技术细节的执着。作为项目总工程师,他牵头扛起了现场调查、方案设计、风险预判的重任,用专业为这条“兰州动脉”的升级开篇。

  由中国甘肃网联合甘肃公发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推出的“百年品质公发路 畅行陇原筑通途”主题宣传活动走进G30忠茅扩容改造项目,采访忠茅扩容改造项目总工程师张生荣。

  精准勘察 数据筑牢根基

  “没有精细的调查研究,就没有科学的施工方案。” 这是张生荣常挂在嘴边的话。G30忠茅段涉及主线拼宽、改线新建等复杂路段,且需兼顾旧路改造与新路建设,前期调查的精细化程度直接决定工程成败。  

  接到任务后,项目团队启动“空中+地面”立体勘测调查模式:通过地形地貌航拍与三维实景建模,将项目全域的地形、地貌、现有道路状况转化为数字化模型,不仅完成了场站规划、施工便道设计和临时用地数据采集,更实现了路基土石方、取弃土场工程量的精准测算。“以往靠人工丈量,既耗时又容易有误差,现在用三维模型,每一处细节都能清晰呈现,工程量计算误差能控制在最小范围。”张生荣介绍。

  更关键的是,他推动正射影像技术与设计数据叠加,让现有道路的平面线型、路面高程等信息与新建道路的设计参数精准匹配,直观呈现新老路在三维空间的衔接关系。“比如哪里需要削坡、哪里需要填土方、新旧路基衔接处的沉降风险点在哪里,模型上一目了然,为后续施工方案制定提供了‘导航图’。”

  此外,他还借助航测三维影像,对设计线周边的黄土陷穴进行全面排查——这是西北黄土地区道路建设的常见隐患,若前期未发现,后期易导致路基塌陷。“我们逐一标记陷穴位置,提前制定处置方案,从源头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张生荣说,仅用3个月,团队就高效完成了所有勘察任务,为项目落地筑牢了数据根基。

  旧改破题:技术化解难题

  在道路改扩建工程中,新旧路基衔接是公认的“硬骨头”——若处理不当,易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开裂、行车颠簸。G30忠茅段旧路已运营多年,路基状况复杂,这一难题更显突出。

  “不能只盯着‘建新路’,更要琢磨‘改旧路’的巧劲。”张生荣带领技术团队反复研究旧路路基数据,最终拿出一套“监测+加固”双管齐下的方案:在新旧路基衔接处,沿纵向布设分布式抗弯光纤传感器,实时捕捉不同区域的沉降梯度,同时对老路路肩与拼宽部分同步监测,一旦发现沉降异常,可第一时间调整施工参数;此外,分层铺设高强土工格栅,其中钢塑格栅能减少80%的跳车现象,玻纤格栅可延缓路面开裂3-5倍,全方位保障路基稳定。

  “我们还计划在防护工程中采用塑钢模板,这种模板以聚氯乙烯为基材,拼接严密平整,脱模后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能大幅提升,让工程质量既‘里子实’又‘面子靓’。”张生荣指着设计图纸介绍,每一个技术选择,都是为了让“旧路焕新”与“新路达标”同步实现。

  前瞻布局 保畅兼顾安全

  G30忠茅段是G30连霍高速与G6京藏高速的共线段,日均车流量大,“边施工边通车”是项目必须坚守的原则。如何在施工期间保障通行安全与效率?这考验着张生荣的统筹能力。

  他积极配合项目交通保障部,参与制定“五阶段交通组织设计”方案:根据改扩建形式,将道路划分为单侧拼宽、双侧拼宽、改造利用、过渡段及临时导行路等不同区域,制定交通导行方案,确保施工段落高效保通。“比如在单侧拼宽阶段,我们用免锚固移动护栏分隔施工区与通行区,这种护栏靠自重增大摩擦力,不用破坏路面就能安装,防护等级达SB级,还能回收重复利用,既安全又环保。”

  同时,张生荣还推动构建“人-车-路-施工环境”四维协同感知体系:引入无人机空中巡查,实时回传交通数据;融合视频识别、雷达感知与V2X技术,捕捉施工区车辆通行状态;结合机器学习预警模型,对拥堵、事故风险进行等级评估,并动态推送预警信息。“比如有车辆在施工区附近减速或变道异常,系统会第一时间提醒现场人员,及时疏导交通,避免事故发生。”

  “工程人既要懂技术,更要懂责任。”张生荣说,前期工作虽然繁琐,但每一步都是为了让工程建设更安全、更高效,让群众出行更顺畅。如今,项目已进入桥梁桩基施工阶段,看着陈家湾互通立交桩基的逐步实施,张生荣满是期待:“等双向八车道通车那天,看着车流平稳通行,看着游客从服务区直达兰州野生动物园,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从前期准备的精细调查,到新旧路基衔接的重点监控,再到交通导改的安全谋划,张生荣以工程师的严谨与匠心,为G30忠茅扩容改造工程写下了扎实的开篇。在他看来,每一项技术创新、每一次方案优化,都是为了践行“畅行陇原”的承诺,而这条正在升级的高速动脉,也将成为他职业生涯中又一段“以技筑路、以心践诺”的生动注脚。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